刘传稀
娄底市第一中学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高中物理实际教学是需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来让自己的价值理念和品格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根据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从教学中去正确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和谐发展,并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所应用到的生活素材进行真实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更好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真实情境;作用
前言: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在发展,教师在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中也发生了改变,其中核心素养一词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核心素养的思想理念,能够给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应用,给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提供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以科学思维要求设计真实情境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观念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充分应用真实的教学素材作为依据进行教学的设计;在教学中素材的实际应用能够从导入教学再到激发学生兴趣,为后续挖掘素材提供素材潜力。在物理学科知识模型中对于那些客观存在的事务以及实际运行规律进行相应研究,其规律所呈现方式主要是依靠物理公式抽象符号,然而真实素材是来自复杂的对象过程;怎样去实现从真实再到模型中就需要面对现实问题,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有些物理教师从实际问题到模型的构建中比较仓促,甚至还会忽视此过程,从而也会跨越这个过程,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可续思维培养是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的。
此外,在物理实验情境教学中所应用到的真实情境,所探究的物体受力和物体质量关系是物理课程中和运动有关的主要实验之一,这也是当前物理学生所接触到受到影响最多的一个物理实验。我们一该实验作为案例,若是最最初以原理,器材的顺利来进行物理教学,就会出现真实情境价值大大折扣。高中物理教学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的将物理实验进行情境化,让学生从自身的思想中去构建思维模型,然后到真实,模型的实验教学中体现出教学效果[1]。
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对象是什么、车辆,车辆上的砝码?这样设置问题能够让高中学生根据实验的主要目的从相对复杂的情境中去对研究对象进行确立,然后构建相应的模型,对车辆的受力进行分析。然后还可以设置实验问题的目的,并且可以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来进行相关物理数据量的分析,从怎样去获取数据到怎样获得直接引导学生从概念原理角度出发,分析实验的相关步骤,并了解到所测量出来的数据含义,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你能力和逻辑意识,对于物理实验验证的数据真实性是有所提升的[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从真实情境运用时,去设计教学实验,并注意细节教学,这样引导学生从科学的思维角度去进行思考,然后也能够让高中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物理观念有所提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观念是核心素养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在通常情况下,物理观念和实际应用和学生日常生活中诸多的自然现象有关,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创设多层面的物理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去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观念。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给学生展示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与空间站进行对接的实际情景,并以此来创设相关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所以再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能够在物理运动中去学会思考,让自己的思维更贴近物理科学,从而实现成绩的提升。
2 以培养科学谈及素养为目的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从实际情况来看,科学探究是人们了解和掌握自然,并最终获得知识的重要措施,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之中,相关教师需要全面地对这一理念进行贯彻,从而促进学生在物理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学生展开有效的物理探索的前提是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保持有一定的好奇心,并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才能让学生获得较为良好的学习和探究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强化对情境的创设,让相关情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趣味性,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问题的设计是情境创设的关键,也是引发学生实施探究的重要一环,在明确这些关键点之后,教师的情境创设方法就可以充分地展开[3]。
? 以高中物理教学之中,对圆周运动的复习教学为例,在该节课程的教学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影响链球投掷距离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增强学生对圆周运动知识的掌握深度。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境创设方法可以以视频为基础,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对真实的链球投掷画面进行观看,从而一方面激发起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对链球投掷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形成大致的了解。其次,在学生观看完相关视频之后,教师还需要通过对问题的抛出,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思维,对情境中的关键内容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如下:①我们应当以视频中的什么物体来作为圆周运动的研究对象?链球的整个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在这两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可以比较明确地了解到当前所需要探究的具体对象,同时也能够在思维之中将相对复杂的运动过程进行分解,完成思维实验。此外,学生也可以根据链球的运动状态来尝试对链球运动中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如角度、速度等,以此与相应的物理学公式相联系,实现复习的目的;②“该视频之中相关的研究对象的初速度和角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帮助学生对圆周运动的各个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并引导学生开始对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分析过程,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问题开展一定程度的讨论,并在讨论结束之后对自身的猜想进行提出 [4];③“如何对你的结论进行验证?”这个步骤之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实现引导学生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如通过实验和模型等,提出合理的验证措施。
结束语
?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内容,相关教师也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情境创设来对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理念进行贯彻。而为了充分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对高中物理情境教学之中的相关教学素材以及价值取向进行明确,其次应当以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全面地沉浸到知识的探索之中。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最终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正确的物理学观念下,自主地对所遇到的物理问题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冉柏林.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设计策略[J]. 南北桥, 2020, 000(009):145.
[2]沈晶. 以"质点"教学为例谈高中物理情境教学[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16).
[3]林文良.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初探[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1):0160-0160.
[4]吕凤琼.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8):0275-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