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琨兰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东岗小学 广东省韶关市 512000
摘要
从古至今,“德才兼备”一直是我国对于优秀人才的定义。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方面长期以来不重视德育教育工作,遏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被社会诟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再一次被鲜明地提出。作为班级的主心骨和学生学校生活的伴随者,班主任一直都是学校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主力军。现在的班主任担负着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双重任务,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一直是其面前的一道难关。尤其是对于较少担任班主任的数学教师来说,更是必须思考的课题。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渗透的意义,接下来提出了小学数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种有效策略,希望能对活跃在一线的小学班主任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但他们的思维还未成熟,而且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再加之其的好奇心旺盛,极易受到蛊惑,给其将来的成长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德育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更可以保护其远离社会不良因素的伤害,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生当中开展持续有效的德育教学尤为必要。小学数学班主任作为站在素质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者,更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人员。学科教师和班级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要求数学班主任应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有机融合,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实现学生素养和数学教学效果的双提升。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1、响应素质教育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全国教育界为之努力的目标。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推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德育教育是其重要的一环。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文化素质,更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小学班主任在在日常学校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理念,辅助其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响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
旧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苦口婆心大谈理论,氛围单调枯燥,学生感到厌烦,难以接受教师的教育,班级管理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在班级管理工作有机渗透德育教育,要求教师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德育教育方案。有效地促进师生间交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朋友般的相处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师生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二、小学数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以身作则,发挥模范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生活的同行者,也是班级的代言人。模仿是小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作为除家长外和小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年人,班主任自然是学生最常见的模仿对象。班主任应当注重发挥出自己的带头作用,时刻以供学生模仿的典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借由自己规范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模仿,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
尤其是班主任兼任着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更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优异的得到标准约束自己。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督促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却认为学生不会在意什么,常常在上课铃打响后才走进教室,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教师的教育只是口头空谈,从内心拒绝接受这种教育。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教师如果能做到随手清理垃圾这样的小事,学生也会逐渐注意到,并且主动模仿,一传十十传百,带动了全体学生的进步。
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自己是学生随时参照的一面镜子,把学生当作自己行为举止的“监督员”,时刻注意自身师德素养的提升,起到真正的表率作用。
2、挖掘教材,寻找德育素材
放眼小学校园,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中的不少人都认为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德育教育,既耽误了教学进度,而且也没有收到什么效果,浪费了宝贵的课时。作为学科教师,学科教学内也蕴含着很多德育的要素,如果小学数学班主任在授课过程中将德育联系起来,可以是学生易于接受德育教育,也促进了数学授课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购物》,这一单元介绍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并且融入了简单的计算训练。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入手,向学生讲解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帮助学生从第一步起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学习二年级下册《调查与记录》一单元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做出身边同学每星期零花钱的使用记录,再次强化学生正确、有计划的金钱使用意识。这样的德育教育融合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结合生活的教学,学生既受到了德育的熏陶,对于课堂知识也有了更深的认知。
3、家校合一,共创德育环境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如果学生仅仅在学校接受了德育教育,回到家后就将德育观念抛到脑后,那么很难形成牢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削弱了校园中德育教育的效果。家庭作为重要的第二课堂,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也需要认识到家庭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助推作用,和家长携手,共同打造德育教育的环境。
小学生处在飞速成长的阶段,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产生困惑。但由于其语言能力薄弱,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绪,不少学生选择了将这种困惑隐藏起来,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困惑经常受到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影响,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做好引导,班主任必须发动家长,建立起学生成长的“保护环”。当班主任在学校发现学生的细微的表现后,应当与家长沟通;家长观察到学生的疑虑后,也应与教师交流。双方相互支持,促进学生成长。
不少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原因,无法随时顾及到孩子,班主任也可以将德育工作带入家庭。例如临近节日时,可以鼓励学生为家长写一张贺卡;或是定期举办学校开放活动,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加强了和家长间的联系,家长也会受到鼓舞,更加主动的参与进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保护学生远离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站在素质教育第一线的每一名教师的责任。作为班级的代言人,班主任就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清楚认识到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意义,并且结合实际,改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通过自己的教育,坚定成长信念,改善行为习惯,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定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叶少琼.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850-853.
[2]曹源.润物无声之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905-908.
[3]刘松.小学班主任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1157-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