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璞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下中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000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小学教育不再仅仅只是教授学生知识,教师以及学校管理人员需要重新确立小学德育教学体系,重视德育对于小学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进行了分析,德育流于形式、开发程度浅、管理理念落后等都是当前小学德育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及完善德育工作,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育人环境;校园文化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也就意味着小学教育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构建起“立德”、“求知”的课程发展观,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主动处承担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教育。另外从小学生生活的环境来看,网络信息以及智能终端设备开始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缺乏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小学德育教学管理非常紧迫,对于打造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自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多次提到中学教育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如何在教学中将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成长阶段,对于思想道德观念缺乏清晰的认知,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在这个阶段开展德育,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情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另外在当前虚拟的网络环境当中,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伪装自己的身份,道德难以约束,法律难以监管,小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或者是被非法分子利用和欺骗。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加强德育,一是能够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辨别意识,保障小学生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同时还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德育管理现状分析
(一)德育教学流于形式
从教学方面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以学生成绩为教学中心,并没有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深入到教学当中,只是迫于学校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付性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说在公开课,通过提前和学生打好招呼,在考评老师面前通过师生表演的方式来完成德育教学,导致了小学德育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深入到各个科目的教学当中。
(二)开发德育资源的程度浅显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德育学习活动较少,小学阶段德育主要是在劳动课、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中,才能接受德育教学的内容。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德育教学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部分,缺乏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另外校园活动中,德育教学主要体现升国旗、语音广播等,但是这类活动中缺乏师生的互动,学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
(三)德育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采用个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我们从班级管理角度来看,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依靠传统的道德伦理来维系,学校的教职管理人员也主要是通过分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理念,德育教学缺乏科学的指标作为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也就导致了小学教学中德育思想难以渗透。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德育管理的优化
(一)创建教学队伍,落实育人基础
在小学教育中,首先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管理者,严格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同时也需要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将教学德育教学构建为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就需要打造一支专业性的德育教学队伍。因此在德育管理中,首先需要要求各科的教师,需要提升专业素养,挖掘各个学科的德育教学内容,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落实德育教学的内容。其次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自我完成新型德育教育理念的构建。而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一是学校需要开展教师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使得教师对于立德树人理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二是聘请专业的教师或者专家,传授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策略;三是教师之间需要开展交流会议,互相交流德育工作经验。最后则是建设学生队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表现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立德树人教育模式当中。。
(二)建设校园文化,对育人环境进行优化
校园环境是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观念正处于构建的重要时期,育人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因此德育管理的重点内容,需要考虑在校园中如何构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宣传校园文化、创新意识、道德意识、道德意识等,从而提升校园氛围,增强德育教学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体现在其他方面,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园中建立学习活动的组织,比如文学社、合唱队、广播团队伍、宣传栏策划队伍等,引导学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学会在群体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格。另外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心里层面,小学阶段学生心理不成熟,德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安排讲座活动,对于学生进行心里疏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从而使得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当中。
(三)完善德育工作,实践育人理念
基于当前的德育工作教学情况来看,许多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德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帮助教师完善德育教学模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德育工作需要体现现代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现实的生活内容,将立德树人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二是小学德育工作需要体现出立体化的特点,德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帮助教师构建一个家庭、班级、学校为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加强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三是德育教学内容需要体现多元化的特点,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样化的展现德育教学的内容。最后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德育工作的任务,严格遵循生本教学理念和原则。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参观当地的英雄纪念碑或者陵园等,总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内容。最后德育教学需要层次化,针对不同学段的班级采取不同的德育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提出完善小学教学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力。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以及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学理念。另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以及教学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教师加强对德育的认识,了解德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义刚.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 2016, 000(003):00053-00053.
[2]欧阳惠贞.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教育, 2016, 000(001):00052-00052.
[3]方志义. 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5(23):67-67.
[4]吕继东.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5(06):158-158.
[5]刘跃刚. 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 2017(32):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