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何小霞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及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逐步深入到了各个阶段的教学中,
        何小霞
        广东省吴川市梅菉街道新华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5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及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逐步深入到了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同时德育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密切关注。在小学这一阶段中,对学生们进行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同等重要的,两者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生们的发展。下面将阐述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命教育视角;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重新定制,其对现今的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重主题活动实践的开展,不过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开展主题活动过于形式化,无法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在现阶段中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及修养,是现今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育。但是在实际开展中,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好的认识,还存有模糊性,因此,老师在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的开展中要尽量将内容放置在小学生综合素质修养的提升上,以便能够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对学生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较为空泛
        在现今小学德育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内容中理论知识过多,而且理论知识会反复的提到,而对于应当怎样树立起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等的方式方法及理念并没有多加提及,而且也没有对未树立起相应的道德思想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以及产生不好后果及影响后的解决措施具体的说明。在小学这一阶段中,学生们都天真烂漫,他们在教材中学习到的事物大多是美好的,这也使得他们的思想上会对身边的一切带有美好的滤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却与教材内容有着一定的偏差,教材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们在思想上会存在混乱的情况。这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求助于家长和老师,但是老师及家长也无法对其有一个详细而清晰的解释,往往会有所模糊和敷衍,这样的解决方式不仅不会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反而会越来越混乱。虽然在德育教学中理论知识及内容等都能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中的一些现实情况及问题也需要一一告知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对生活有一个真实而详细的了解,应当教会他们辩证看待事物的方法,这样对小学生的发展及成长来说更有效[1]。
        (二)教学内容上较少涉及生命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小学教育中逐渐加入了生命教育,但这基本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中,而其他欠发达城市及地区则较少加入生命教育对学生进行骄傲,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就较少会涉及到生命教育,这就首先使得教材的整体结构会有所缺失;其次,较少的生命教育内容,会导致老师在对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时与实际情况间存有脱节现象,无法将教材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再次,就算教材中加入了生命教育知识内容,但其有较多重合的部分,知识点讲解也不够详细,课时也较少,学生们无法从中很好的汲取知识;最后,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都是空泛的教导理论知识,没有在学生实际的生活中进行体现。老师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传统中的教学方法依然不再适用,而是要注重引导、启发学生来学习其中的知识及重点内容,让其在实际的学习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由此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及素质也能得到提升。


        二、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的具体措施
        (一)在教学方面
        因受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老师及家长一味认为评论学生优良与否是通过成绩的高低进行的,而且这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这样的方式违背了德育教育及生命教育的培养。在小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逻辑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对德育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传统教育中发现,老师往往都是在讲台上对全班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也只是沉默的听、记,两者间并没有和谐友好的互动,也没有任何有效的教具加入进来,无疑这些课堂都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自然德育教育开展的效果就达不到预期,同时也与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要求背道而驰。基于此,老师应当在德育教育中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无论在平日的教学中还是生活中都要与学生和谐、友好的沟通交流,以促进整个课堂的氛围在两者互动间活跃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而且通过沟通交流老师也才能更明白学生遇到了哪些有关德育方面的问题,进而相处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发展[2]。
        比如:老师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应当多采用灵活有趣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导,这样也能激发起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欲望,而且在小学阶段中,学生本就是活泼的,若只一味的让他们乖乖的做在椅子上认真听讲,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老师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将一些带有德育色彩的儿歌引入到课堂中,教学生唱,通过儿歌来活跃教学气氛。然后还可以通过向学生们讲解生活中的事例,这样能够让理论知识更贴近生活,使得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表达的意思。
        (二)在家庭方面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虽然小学生们可能还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他们知识家能够让他们感到温暖、安全、舒适,而且家中还有他们最爱的亲人们,家长同时也是学生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们的言行举止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对学生们的生命教育观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家长在自己孩子面前要为其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并让他们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对他们的思想及品德等从小开始培养。
        在家庭这一方面中,不仅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好的舒适的成长环境,还需要通过家庭中的生命教育观念来让学生们养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正确的发展观等,这些品质及观念的培养对学生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其必须具备的。家庭中的生命教育不仅能够使得家长与学生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还能够挖掘出学生身上的优势及潜力,从而奠定其后续发展道路,使得他们的发展有目标、有方向。另外,家庭生命教育观念的开展在培养学生迎难而上、越挫越勇等品质时更有效。但是,家长一定要端正自己对学生们期望的态度,大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口中的孩子,能够有一番成就,基于此,会制定一些家庭中施行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极不合理,像是考差一次挨打多少下,成绩达不到要求就有什么惩罚等等,这些制度的施行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出现厌学、恐惧的心理,对其正常发展是极不好的。家长要掌握好教育学生的度,过度松懈、过度施压等都是不好的。
        比如:家长在家庭生命教育方面要正常去看待学生,可以让其积极的参与到家庭中去,不过度将其当做小孩子对待,也不过度将其当做大人对待,让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家长与学生共同出席,一起商讨家中最近每一个人所需做的事情,并列出具体的单子进行记录,在下一次的家庭会议中做一个总结,自己有做到哪些事情,没有做到哪些事情,有何奖励和惩罚等等。在这样的方式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被尊重,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有一份责任,进而能够更好的约束、督促自己,从而能够一直有一个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今小学德育教育中要从多个方面去进行,在生命教育视角下,让学生们通过德育教育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通过老师及家长的教育能够更好的督促、规范自己的言行,认识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并做出同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智玲. 探究小学德育课堂中生命教育的有效应用[J]. 人文之友, 2020, (4):250-250.
[2]石荣健. 小学德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2):3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