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素清
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 广东省 清远市 511500
摘要:当前阶段,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各方面都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思维也并不是十分成熟,因此,急需教师展开高效的品德教育来辅助学生生成正确的三观以及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此阶段也是教师展开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便能进一步提升初中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策略
引言:在初中阶段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基于新形势的背景下,社会的发展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急迫的需求,对新时期青少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时班主任便应当责无旁贷、保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以此来促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一、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形成原因
(一)缺乏理想信念,学习目的模糊
在针对初中生进行观察时发现,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多是回答为了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毕业之后能够拥有一份好的工作;而其他学生多是不知道或者是不敢想,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也难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并且,在很多家庭中还有着“读书无用论”,这样将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影响,学生也会认为读大学的费用过高,大学毕业就是失业,还是一样要投入到社会当中打工,这样狭隘的思想促使学生失去了理想,也就难以产生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
很多初中生都有着这样的问题,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会使得学生难以认清自我,即使到学校参与集体生活之后这样骄纵的性格也难以及时纠正,更会频频出现一些人际交往上的问题,比方说,在课堂学习中扰乱课堂秩序,与其他学生玩耍时表露出自私自我的性格,甚至会放纵自己、养成极多不好的习惯,这也为教师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更加难以起到有效的奠基作用。
(三)升学压力过重,心理承受能力薄弱
当前时期学校对升学率越来越重视,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教育工作,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德育教育便容易脱离实际教学、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未能对德育教育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多是将精力放在文化课教学之上,这样既会导致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压力,又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假如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便会产生回避的想法,这样对学生来讲是十分不利的。基于此背景之下,假如此时学生接触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并且难以正确辨别,学生便会养成不好的习惯,轻者旷课逃学、打架斗殴,重者甚至会走上违法的道路,也会为学生的未来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初中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出班主任和课堂的作用
班主任一定要合理设计德育教育方案,充分发挥出班主任自身以及教学课堂的作用,助力学生成为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新时期青少年。班主任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以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展开高效的德育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运用自己所教学的学科展开德育教育,充分地发掘出学科教材中利于展开德育教育的相关元素,将知识联系于德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德育知识。并且,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打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德育教育元素代入到生活化教育情境当中,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学有所获。
比方说,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某个公共场所中的角色,在情境中体验这个角色身上所承担着的责任,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德育知识,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
(二)展开德育实践,引导学生感悟德育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将会直接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教师也要切实地把握好德育教育的基本方向,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种实践活动当中,给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机会,促使学生去深层次的感悟德育。针对初中生所展开的德育教育,班主任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教材当中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并且也不是完全符合初中生的实际特点。在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性之后班主任更应该认识到,坚持开拓视野学习、选择更多新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才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保证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便可以展开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将德育主题设计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感悟德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设计学生互相帮助的活动,比方说,结合某一主题为学生设计任务,促使学生能够组成小组,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德,又能促使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增进学生的友谊,并且还可以帮助一些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这样自然能够起到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也会自行感悟活动的细节,在完成实践活动之后也将会得到更大的收获。
(三)合理运用班会活动,展开有效教育工作
从初中阶段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并且能够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又处于一个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和认知,学生会喜欢模仿,因此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假如在此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一些不良因素,那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学生所能接受的德育教育方式展开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班集体的作用,而是应当合理地利用好班集体这一日常生活单位来对学生展开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风当中积极地投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在班主任的教导之下逐步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考虑到当前时期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展开德育教育课,因此,班主任便可以合理地运用好班会活动来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班会作为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平台,对学生的教育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来渗透德育教育。比方说,渗透校纪校规教育、渗透交通规则教育、渗透尊老爱幼教育、渗透爱国教育等,这类教育都可以借由班会的形式来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也可以调整班会的形式,比方说,带领学生观看教育类的视频,结合某一主题展开辩论活动,再或者是设计一些话剧表演活动,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将班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在展开德育教育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活动当中班主任一定要切实地把握好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成长需要的德育教育方案,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在整个教学工作当中,培养学生的三观、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道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借由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卓文隆. 谈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7):P.171-171.
[2]杨青慧. 践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让德育在生命中进行——班主任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J].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8(9):216-217.
[3]田元华. 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009-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