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蝶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杨柑第二初级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物理学科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学习兴趣是贯穿于个体成长发展每一个阶段的关键因素,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究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改进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趣味性;合作探究
引言
初中物理是学生走近物理世界的一个开端,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日后的物理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师要明确地认识到初中学生主体的学习特征,并更新教学观念,在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面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提高课堂趣味性教学路径展开分析。
一、初中物理趣味化教学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方式中主要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听老师讲,学生的实践过程往往被忽视,初中物理趣味化可以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知识探究与实践过程中改善学习效果。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将物理问题运用于实际中,在实际中运用和解决问题。学生对物理知识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实际生活也可以促进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
二、物理课堂趣味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转变困难,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当前传统教学思维深深禁锢着部分师生的思维,分数至上依然是最终的教育目标,趣味性的引导不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不到重视,部分教师依旧固守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枯燥的知识讲解和大量的习题联系来进行教学,学生在课上教学过程中缺少思考和探究,难以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对物理知识的热爱,新的教学模式导致当前许多教师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的目标,物理知识的趣味化教学设计存在困难。
(二)、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缺乏教学理论指导
物理知识兼具抽象性和生活性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上教师需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这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当前一些教师教育理论陈旧,缺乏系统的现代教学思维,在物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上,不切合实际,有些甚至过于重理论而轻实际,在教学设计上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忽视学生学习特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
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缺少研究,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个体情况缺乏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初中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改革思维,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所设计和讲授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在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学效果差,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探究物理趣味性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把趣味性教学融入课堂
从教学方法来说,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引导学生自发探究与思考,可以运用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引入生活情景,将课堂所学内容融入生活实际,在探究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述初中物理人教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首先进行生活情境导入∶通过课件播放鸟鸣声和视频笛子演奏,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接着进行解释振动的概念,设置探究活动,有学生进行讨论声音与振动的关系,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接着教师可以设置课后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的例子。
从教学手段来说,就是要结合多媒体设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从而在课堂形式上吸引学生兴趣。比如在讲述初中物理人教版《光现象》这节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段:影片中明明瞄准了目标的头部,但子弹却从头顶划过。通过兴趣导入的方法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更有效的展开接下来的学习。
(二)、让物理走进生活,将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
物理是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教师要把握物理学科特点,物理这门学科具有理论上的抽象性、逻辑上的严谨性,学生个人在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时难度较大,教师应该认真备课,联想生活实际,有效的创造生活情景。比如在讲述初中物理人教版《声的利用》这节内容时,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声音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可以提前介绍一下背景知识,如介绍B超的运作原理,蝙蝠通过回声定位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方位,接着让学生进行自行研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运作原理,通过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针对性教学,借助学生特点布置开放性作业
在课上教师讲述过程中,学生有了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在课下就要有意识去培养和巩固这种生活化的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的乐趣。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比如在学完初中物理人教版《汽化和液化》这节内容后。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实验,体会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学生在课后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物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进行评价时,增加作业评判标准,将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作为作业评判的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趣味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实际学情,同时也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将其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之中,通过对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分别进行物理趣味化教学,并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创新评判标准,多角度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物理教师也要深入探索,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活化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实践研究[C].西南大学,2020.
[2].陈旭燕;程敏熙.利用趣味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境——以“全反射”为例[J].物理教师,2020,v.41;No.44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