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柏明
乐昌市九峰镇中学 广东 韶关 512239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兴趣能够自主探究和分析相关的文化知识。学生通过兴趣的引导和带领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现,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关键词: 初中教学 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策略探究
一、引言
改变教学形式,优化教学结构,是当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单单向学生传授知识点,更多是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为愉悦的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和锻炼自我,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的单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单元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于讲解的内容进行划分,然后学生进行记忆,最后教师通过试卷的方式进行考察。让学生通过这种机械式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从而导致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抱有一种抵制的情绪。这种抵制情绪的存在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2、教师忽视学生课堂体验
初中历史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去感受中华民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看一部电影一般,但是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的课堂体验。对于历史知识划分成不同的部分让学生进行记忆,而没有让学生有一种享受的感觉.
3、缺乏课堂互动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工作。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在一个积极愉悦的氛围当中,通过互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同时也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很多历史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工作,学生课堂上表现往往是比较被动的,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需要注意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如果是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比较消极的,教师可以让其发表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使学生能够感受历史知识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班级其他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真正所需要的,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人物,将其作为自己应该自主去完成的一项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做自己的主人。
2、开设课堂辩论活动,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理解深度
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通过相关的辩论活动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在学习中需要一种争辩的过程,就像是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审视一件事情。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这样一种态度,通过一种辩论的态度进行学习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自己的想法,客观对待历史的发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像是在学习“秦始皇”这个人物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教师再让学生自主讨论一下,他是暴君还是千古帝君。在讨论中学生因为秦始皇过度奴役百姓,搜刮钱财,剥削人民而称其为暴君。站在千古帝君方向的学生,认为其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度量衡和货币单位上的统一,大大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次通过制铁和制盐权力的合并,使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中央,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又比如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十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提到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指挥官是国民党五虎将领之一,素有“战神”称号的薛岳。教师对其进行分析:他在红军长征时率领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对红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让红军吃了很多苦头。但是在抗日战争当中,又是他带领国民党军队在长沙打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取得了三次长沙保卫战的胜利,并且他是抗日战争中消灭日军最多的将领,还获得过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的自由勋章。像这样的历史人物,让学生自主讨论:他是人民的敌人,还是抗日的功臣?因为薛岳是我们本地人,学生讨论得更加热烈,课堂气氛自然就来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站在不同角度的学生分析出不同的道理,在这个过程实现学生思维上的碰撞,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对于这个人物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辩论中也是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树立一种正确的历史发展观,使学生客观对待历史的发展。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历史体系。历史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个独立的阶段,而是一个相互串联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中学生需要从头到尾对知识进行串联,这样才能够在学习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如果教师通过单元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理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加强学生记的一个过程,同时在阅读中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遗漏,通过这样方式能够让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给予学生一些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时间轴的方式去记忆历史知识,让学生根据年代的变化填充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更加出色,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一下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学习更加自主。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争辩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轻松愉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性,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振莺.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40.
[2]马绵波.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码设计,2017,6(11):153.
[3]屈杨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9):137+139.
[4]魏中正.利用多媒体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1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