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敬
四川省双流区东升二中 610200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思想教育的引路人,或者是班级的管理者,我们通常冠以班主任之称。班主任不仅负责整个班集体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对学生的各科成绩和课堂表现作出明确的态度,并科学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深入推进,新时代对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观念,适应时代的潮流,发挥好自身管理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采取新的管理方法、举措,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本文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对于初中班级管理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青春懵懂的初中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工作的过程中就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和尊重教师。并且,教师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发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借助周边人的先进事迹对学生的行为和情感产生激励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比如:我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阅读,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所以,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经常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享自身的阅读体验。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并不会强硬地要求学生阅读规定的书籍,以此避免了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我将一些有趣的书籍整理成了演示文稿软件的形式,为学生进行了具体介绍和展示。这时,生动的文字、直观的图片便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此外,我也会坚持每天阅读。学生在我的影响下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而且,每天上课之前,我都会与学生共同分享阅读的感受,为学生传递健康的思想情感。在交流的环节中,我还为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摘抄了好词佳句,记录了当下阅读的感受。学生在观看过我的阅读笔记之后,也养成了记录的习惯。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二、健全制度,促进发展
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实现,就要健全班级管理的制度,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计划。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完整且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同时,要引导学生加入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中,从而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学生确定努力的目标。
我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就为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小组制度和个人量化分评比的激励制度。并且,我在小组制度中确定了小组长,要求小组长管理组内成员。同时,我引导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监督制度,有效实现了小组之间的交流,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形成了和谐健康的良好班风。
此外,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我还采取了小组长轮流管理的制度,在这样的形式下,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机会,这就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我还带领学生共同选择了班委会的成员。在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片面考虑学生的成绩,而是综合了学生的性格、受学生喜爱程度等因素。经过实践发现,这样方式下选择出来的班委会工作效率更高。所以说,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班级管理制定的健全非常重要。
三、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初中正是一个情绪容易激动的时期,学生经常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如果教师不能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很容易受到情感以及心理上的伤害。所以,教师必须坚持一视同仁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比如: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某次课间,发现成绩优异的王某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经常淘气的李某发生了争执。这时,我并没有因为学生日常的表现急于下定论,而是将两名学生叫到了办公室仔细询问了理由。这才发现,是因为班级篮球赛的事情,李某想要跟王某一起参加篮球赛为班级争光,但是,王某怕耽误学习不想参加,所以,李某责备了王某没有班级荣誉感,两人就吵了起来。在了解了具体的经过之后,我就调整了学生的情绪,让两名学生心平气和地进行了交流。这样一来,事情就解决了,而且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可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观念非常重要。
四、尊重学生,张弛有度
教育的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尊重学生。对于学生而言,最高的奖励就是对他们的尊重、肯定和信任。所以,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宽严有度,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且,只有民主化的作风,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能够使班集体的凝聚力更加强大。但是,过于宽松的班级氛围也会让学生没有规矩。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班级管理的“分寸”,在宽容待人的同时也要严格待事。同时,教师要将严与宽辩证结合起来,做到张弛有度,既让学生尊重自己,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我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会经常与学生聊心事、聊爱好,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我是一个好相处、可以交心的教师。可是,在课堂上,我又会严格要求学生,不允许学生出现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在我这样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和我做好朋友,在课堂上也会严格要求自己。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制定的确定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教师要尽可能地健全班级管理的制度,促进班级管理的全面发展,让班级日常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同时,教师要从根本上了解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念,采取张弛有度的管理方法,既不能过于“紧”,给学生不必要的压迫感,也不能过于放纵,让学生出现学习和行为上的差错。只有在这样的模式和状态下,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发展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才可以强化。
【参考文献】
[1]欧相霞.初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与规划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2]李伟邦.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