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郭惠龙
[导读] 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健康积极地成长,
        郭惠龙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平陵实验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健康积极地成长,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需要得到肯定,激励教育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得到教师正面性的评价,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在班级管理当中教师采用强制性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学生需要以一种自发式的态度在班级当中成长和发展。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探讨一下教育激励理论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育激励  班级管理  运用探究  方式方法
        1.引言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较为关键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情感波动上是比较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仅仅因为一件小事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是管理工作的重心。教育激励主要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面面对生活和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在班级管理当中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健康积极地成长。
        2.教育激励理论开展的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低谷当中崛起,在成就颇丰状态下更上一层楼。教育激励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在学习和记忆中会刺激大脑,大脑通过刺激从而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与学生的情绪极为相关。学生处于兴奋状态的时候,无论学习还是记忆效率都是比较高的。当学生处于抑制状态的过程当中大脑处于封闭状态,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率。所以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
        3.初中阶段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学生都处在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当中,学生受到家长的宠爱。在班级管理中我观察班级中的学生总体上是比较积极阳光的,大部分的学生都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善恶的区分有明确的界限,同时一些事该做或者不该做学生心理都有一个标准。但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学生这个阶段对于友情比较看重,好朋友之间出现一些问题时,学生的处理方式是包容,而不是劝导。同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缺乏自觉性,当课间没有教师管理的时候,班级能乱成一锅粥,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说一两句话没有事,这样每个同学都在喧哗嘈杂,使班级纪律得不到控制。同时班级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一种人云亦云的态度,班级中其他学生怎么样我就应该怎么样,像是班级学生对于一道问题理解比较难,其他同学看到好同学学习起来都比较困难,自己直接放弃了。学生缺乏一种奋斗进取的精神状态。
        4.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教育理念
        4.1树立班级榜样,激励班级学生积极进取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胜心还是比较强的,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教师夸奖自己就是最大奖励,学生能够在这种状态下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在班级当中树立榜样的形象能够让学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榜样让学生对自身做出调整性的工作。其次通过榜样也能够激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想成为班级的榜样,在班级当中有一种众人瞩目的成就感。
        在实际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个规则,每次考试取得前三名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榜样”称号,连续三次取得前三名的成绩学生能够作为“班级榜样”。通过这种方式让班级学生在一个竞争激烈氛围下学习。一个班级若是名次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这个班级则是一潭死水。通过激励让学生能够努力朝着目标努力和拼搏。

同时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发掘班级中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在教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都能够取得“班级榜样”这个称号。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将这种信念作为自己努力和拼搏的动力。在学习中每个同学都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为什么别人可以自己却不可以,让学生树立这种竞争意识,让学生学会积极进取,在今后的学习亦是这样,只能通过自己主动拼搏才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4.2挖掘身上的闪光点,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瞩目的闪光点,教育不仅仅是在文化知识上,还有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的学习是比较关键的,在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传统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出现了一种厌学的态度,其主要原因就是自身前期没有努力,导致学生成绩与别的同学差距较大,在学习上差距一步步拉开,最后学生直接放弃学习,教师虽然没有放弃,但是方式和方法比较偏激,学生在学习上仍然缺乏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去挖掘身上的闪光点,在班级中存在一些后进生,教师应该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像是让学生去办公室做一些杂活,在这个阶段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教师指出学生在做事情的时候有条不紊,思路比较清晰,把这个努力的劲头放在学习上必然会取得理想的成绩。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从今天开始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课后有不会的知识点咨询老师,每个教师都非常愿意为你解答,只要是认真学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是比较强的,每个同学铜鼓哦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必然会拿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又或者在班级当中一些成绩比较平庸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总是不高不低,在学习方式上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查看笔记的方式找机会激励学生,通过笔记的内容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比较积极,但是方式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然后教师通过方式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4.3实现自我激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态度
        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必修课,教育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能不断努力奋斗,最后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一种自我激励的学习态度,像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完成一道比较难的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其上黑板为其他同学讲解,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然后当学生存在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学习方式和解题思路的转变进行调整,让学生一步步提升自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让学生能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气馁,学会鼓励自我,最后解决掉自己的问题就是最棒的。其次取得成就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鼓励自己,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通过自我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调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将激励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进行结合。班级管理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会发现自身的优势,在学习中能够努力拼搏进取,同时也能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在成长和发展历程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正面面对,积极克服。
        参考文献:
        [1]张建江.初中班主任如何用爱激励后进生成长[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92.
        [2]姚锦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24-125.
        [3]汪延吉.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教育观察,2020,9(07):26-27.
        [4]孙佳.谈初中班主任激励实效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9(26):11.
        [5]张悦.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3):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