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辉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提升我国青少年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成为重要德育手段,以此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是初中生必修的基础学科,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传授学生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还可通过体育实践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并且体育教学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有效促进初中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途径
引言:受到教育改革的推动,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通过体育教学过程渗透德育理念,因此各界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可有效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而通过德育理念的渗透,也可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两者相辅相成,可有效推动素质教育事业发展。下文中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途径做出探析,希望让初中生掌握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素养高效提升,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意义
体育课程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体育基础知识,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育实践,因此体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各项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包含身体素质、心里素质、个人道德修养以及意志力、忍耐力等,因此体育教学是十分适合渗透德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传统德育教育手法大部分为理论性教育,脱离了现实,因此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和接受,并且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里。通过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理念则可以很好规避这一问题,体育教学内容包含多种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训练,在体育训练中可以有效磨炼的意志力,通过多种体育游戏以及体育竞技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并且双人或者多人的体育运动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
因此,通过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德育理念的渗透,可以高效培养初中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能力、体育竞技精神以及顽强不屈的意志力等。在体育训练和竞技中,容易发生冲突、矛盾,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德育教育的意义,欣然接受德育教育为自己带来的帮助,从而改变对德育教学的抵触心理,可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还可有效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途径
2.1传播体育历史文化,实施德育教育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带动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为学生讲解体育基础知识,带领学生进行枯燥的训练,鲜少为学生讲述我国的体育历史文化。通过体育历史文化的讲解,可有效改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丰富体育教学资源,通过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有效渗透德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上下前年的历史长河中,包含大量的体育历史文化,可作为德育教学资源,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初中体育实际教学中进行拔河这项运动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讲授拔河这项运动的比赛规则以及技巧之前,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拔河比赛的相关历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项运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拔河比赛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运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就经常进行海上交战,楚国有一次与邻国发生战争,为了可以将战俘带回楚国,便利用钩锯将两船勾住,由此演变成如今的拔河这项体育运动。
通过体育历史的讲解,可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渊博以及早期人民的智慧。体育历史的讲解,可有效提升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拔河比赛历史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积极动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同伴一起努力才能最终达成目的。
2.2组织校内体育竞赛,实施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为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保证学生每日正常的身体锻炼,校内经常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例如阳光课间活动、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校内体育联赛等等。通过多种体育获得开展,可以加强学生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各种体育竞赛中,甚至是国际性的体育竞赛,最常听到的口号即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如果体育教师不对其进行德育教学,加强德育渗透,中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很难真正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甚至会发生集体性的冲突,因此通过校内体育竞赛,开展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以某一次校体育联系为例,在男子1000米的接力赛中,我校运动员一直保持在第一名的位置,并且与第二名之间距离较大,为整个队伍带来一定有事,但是在第二棒与第三棒交接时,运动员不小心摔倒了,因此被第二名赶超,从最初的第一名变成了最后一名。比赛后笔者观察到,摔倒的男生扶着自己摔破的腿垂头丧气,而其他队员并没有人去安慰他,反而在一起议论、埋怨。笔者及时对所有队员进行了德育教育,让他们明白虽然比赛结果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团结友爱的队伍,才是勇往无前的队伍,队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以及战斗力,摔倒的学生也是因为迫切想要为集体争取容易才会摔倒,大家更应该安慰他、鼓励他、帮助他,在下次的体育比赛中,团结友爱的团队才能再创辉煌。通过笔者的德育教育,其他队员深感自己行为欠妥,一起真诚的像摔倒的队员道歉,并安慰鼓励改名队员,所有队员的心又靠在了一起。
2.3通过体育实践教学,实施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包含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以及体育实践,因此体育实践是很重要的环节。在传统体育教学中,首先由教师进行知识和动作要领的讲解,接下来就让学生进行枯燥的练习,教师便不再关注学生,因此很难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难以得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为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训练,通过合作训练的过程,可以形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并且有助于所学学生的训练效果得到改善。合作进行体育训练,有助于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还可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排球运动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成训练小组,让学生进行组内联系,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外情况,如学生之间配合不协调、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对影响整组训练进度等,此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展开德育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清楚合作共赢的道理。体育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的活动,因此很多初中生偷懒,不愿意进行训练,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如大家熟悉的刘翔、姚明等等,将这些国家运动健将树立成榜样,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不怕吃亏,坚持运动,为自己和国家赢得容易的精神,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结语:总之,初中体育教育与德育教学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德育理念渗透,可以有效改善体育教学质量,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冲.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0(36):151-152.
[2]黄仁达.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88+90.
[3]沈杰.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导学,2020(2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