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包装设计的定位教学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刘莹
[导读] 随着中职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发展,各专业教师纷纷调整自身教育理念
        刘莹  
        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随着中职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发展,各专业教师纷纷调整自身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过程,灵活使用先进、新颖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辅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内化专业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中职包装设计课教学过程,简要分析了包装设计定位法内涵与基本内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职教育包装设计的定位教学法,以期能够优化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为其他课程教师的教学改革与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职教育;包装设计;定位教学法
        
        包装设计课是中职学校中的综合类课程之一,其中融合各个专业的知识内容,涉及纸盒结构、图形图案设计、字体设计、综合材料、排版等多门课程内容。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将大量的综合性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习任务达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专业综合性素养,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消费心理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设计美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引入定位教学法,结合包装设计课程内容,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包装设计实践项目,具体定位项目,以此锻炼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进一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一、包装设计定位法的相关概述
        包装设计定位教学法,就是指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综合使用多种信息元素,将大量的知识点梳理起来,明确不同类型包装设计的大致定位,让学生能够依靠线索主动投入到设计活动中,辅助学生完成学习项目,获取包装设计素养与技能,同时收获广泛知识与信息,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的培养[1]。
二、包装设计定位法的基本内容
(一)产品的定位
        产品定位就是指这个产品需要表达什么,需要让消费者通过观察产品的包装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了解产品的属性、功能、档次等。在产品定位层面,可以通过包装设计定位产地,体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特点,凸显其地区特色,吸引客户眼球;可以通过包装设计凸显外形特征,在包装中直接体现不同产品的原材料形态,比如:苹果汁包装中的苹果形态,调动客户的购买欲。
(二)品牌的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表达一种“我是谁”的观点,通过包装设计,凸显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色彩、企业Logo,比如:在耐克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在鞋盒子上设计一个不同形态的“√”
(三)消费者定位
        消费者定位,就是指通过包装设计表达出对消费者的吸引意向,比如:在文具的包装设计中,一般以可爱、童趣为主,主要表达对儿童消费者的吸引;在办公用品的包装设计中,以简洁、商务风为主,表达对白领、金领人群的吸引[2]。
三、中职教育包装设计的定位教学法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
        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若仅采用传统“板书+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更不要说融会贯通加以利用了。因此,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从学生兴趣和认知特点出发,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真实包装设计案例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借助真实生活经历和直观体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教学内容。
        以“化妆品包装设计”相关内容讲解为例。由于男性和女性对于“化妆品”的认知和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性别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提出“说说你使用过的化妆品,其产品包装设计有怎样的特点”开放性问题。基于分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自然的从“消费者定位”的角度出发交流和探讨“男性化妆品”与“女性化妆品”在包装设计层面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款属于你们小组的化妆品包装”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生活经历、个人兴趣巧妙融合,自主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究与实践。上述教学方法将学生兴趣、生活元素、课程内容、探究实践有机融合,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还能够对学生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市场判断能力及知识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3]。


(二)开展创新教学,提升学习效率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开展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资源丰富性及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酒品包装设计”相关内容讲解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利用互联网,了解与酒品包装设计有关的知识”课前预习任务。在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上网搜索的方式,从“酒的分类”、“世界名酒品牌”、“名酒经典包装”等方面自主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对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从网上下载的、讲述某类酒品制作工艺、产品特点、包装特征的视频资料。通过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从“产品定位”的角度加深学生对产品包装设计的理解。在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酒品包装知识竞赛”、“学生酒品包装设计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和知识实践。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将“互联网自学”、“多媒体教学”、“线上教学”有效整合,实现了“教、学、练”的巧妙结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4]。
(三)合理安排项目,提升设计能力
        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应尤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产品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食品包装设计”相关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食品生产企业为载体,以该企业具体一款食品的包装设计为教学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教学项目拆分为纸盒结构设计、容器造型设计、外包装设计等实训环节,让学生结合企业要求和自身专业知识,依次进行各个设计环节的实践训练。同时,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指导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市场,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产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品牌定位”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实训。最后,可以与企业协商,将学生优秀设计方案或设计元素用于产品实际生产中,从而提升的学习成就感,促进学生自主进行设计能力的提升。
(四)实现校企合作,做好岗位对接
        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包装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学生做好岗位对接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可以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实施原则,即一方面聘请合作企业内的一线设计人员作为“辅导教师”进行授课,从岗位能力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实际工作心得等层面讲解“包装设计定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合作企业工作一线参观学习或实习体验,设身处地地体验包装设计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工作状态。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有效锻炼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能够顺利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为未来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

总结:
        综上所述,定位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强化课程教学效果。在今后的中职包装设计课程中,教师要想使用定位教学法,可以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实践项目、校企合作等多个角度入手,提出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任务性、探索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的包装设计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具体定位的引导下参与到包装创意设计中,进一步唤醒学生的设计思维,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培养更优质的包装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招芳. 中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No.177(03):144-145.
[2] 卢笛. 接轨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包装设计制作课程教学研究[J]. 印刷杂志, 2019, 000(002):54-56.
[3] 赵颖涛. 包装设计定位基本要素及价值分析[J]. 西部皮革, 2020, v.42;No.482(17):62-63.
[4] 邢文文. 皮革包装设计教学及改革创新——评《包装设计教程(升级版)》[J].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20, v.30;No.162(02):99-99.
[5] 郝晓秀, 魏娜, 张雯,等.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互联网+"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初探[J]. 数字印刷, 2019(3):3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