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春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随着活动型思政课的推广,如何打造出符合广大农村高中特点的高效活动型思政课堂,是本文力图解决的目标。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一是积极寻找乡土资源,让乡土资源进课堂,二是选取鲜活的时政活动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活动课堂参与度。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模拟生活情境的表演构建思政活动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模拟社会生活表演引导学生在课堂主动去探究本课必须掌握内容。
关键词:农村高中思想政治 活动型课堂 对策
2017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正式在全国实施,新标准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成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提倡在高中思政课堂开展开放互动式的教学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需要,力图打造出以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型高中思政课程。这一要求导致各地高中思政课堂纷纷开展了活动型课堂的研究与实施,力图改变传统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有助于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活动型课堂模式,扭转之前的重教轻学的局面。但纵观当前大多数活动型课堂的开展与研究,主要在城市中学进行,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而广大农村高中,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开展各种活动的有效条件,思政活动型课堂基本没有开展。因此,广大农村高中思政老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农村高中开展思政活动型课堂的不利条件,以便在农村高中顺利开展思政活动课,成为当今各农村高中必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力图寻找出构建农村高中高效活动型思政课堂的开展策略。
一:积极寻找本地乡土资源,运用乡土资源提高活动型课堂的效率,打造高效的思政活动课堂。农村高中的思政活动型课 ,应该积极寻找本地合适的乡土资源,让乡土资源有机的渗透到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中。合适的乡土资源,对于广大农村高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习俗,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乡和家乡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乡土文化进课堂,能够增强思政活动型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农村高中思政活动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课堂自主参与度。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主动去理解和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顺利促进课堂的转型,同时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自觉认识了传统文化,弘扬了人文精神,顺利实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最后通过乡土资源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体验,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角,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活动型思政课堂。
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框时,可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可提前收集本市一些特色的传统文化的美景照片,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让学生通过PPT照片直接感悟当地传统文化,如Z市的包公祠,可以通过播放包公祠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包公文化的来源、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通过唯美的视频,家乡熟悉的优秀历史文化,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教师此时再顺势提出,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Z市为什么要大力保护包公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包公文化?包公文化怎样才能长久传承下去?让学生在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经过大家的讨论,立即就能够发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的措施与原因。这样通过乡土资源与课堂活动设计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更好的认识家乡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去看待家乡文化。
借助熟悉的乡土文化,使所有学生有话可讲,有空间发挥,使课堂自主探究活动气氛热烈,通过热烈的探究活动能让学生更加准确、细致、全面和高效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
二:选取鲜活的国内国际时政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活动课堂参与度。农村高中要上出一堂高效的活动型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活动情景的选择上要贴近高中学生的生活,贴合学生的实际。活动素材的选择,活动情景的选择上,需要教师多关心社会热点,选择与学生生活热点密切联系社会时政情境。使广大学生既能仰望星空,又能随时触摸社会现实。具备鲜活的时政活动情境型课堂,不仅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在愉快的相互交流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学科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经济全球化时,可选择编辑播放东方时空的《中国工人遇到美国工会》相关专题报道福耀玻璃在美水土不服的视频 ,以及编辑播放奥巴马的《美国工厂》的关于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迅速吸引学生兴趣,在观看完视频之后,带领学生思考全球化的利弊,一带一路背景下,思考探究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将会面对那些困难,怎样克服这些困难?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挑战有利与不利的情况。这样将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探讨,使课堂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课堂的互动思考还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理解,对国家推行一带一路的政策理解。鲜活的时政背景材料不仅提高课堂的鲜活性,使学生时刻保持对课堂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三.通过实际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模拟生活情境的表演构建思政活动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通过相互合作,主动去探究相关教学内容。高中思政活动课堂可以是一个开放型的活动课堂,对于课堂内容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开展课堂活动时务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的进行更需要学生自愿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主动探究课堂内容,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找出合理的方案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上政治生活的民主管理这一框时,教师提前一周让学生去自己所在的村委会了解村民村民自治的相关情况,现场体验与感悟村民自治,同时教师提前准备好设计好表演剧情,模拟现场民主选举村干部、民主管理村民事务、村民对村重大事决策和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全程表演展示。通过这种现场展示,学生全程了解了我国村民自治的相关途径。老师再进一步PPT展示提前收集好的村民自治实施成功的实例和村官贪腐实例正反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民主管理?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村务监督?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通过学生村委会现场感悟和课堂模拟表演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活动参与度;吸引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中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去发现村民自治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村民自治所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共同找出保障村民自治的措施。最终高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轻松高效的实现课堂目标教学。
总而言之,要在农村高中创建高效的活动型思政课堂,教师必须要积极的挖掘农村高中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积极收集资料,课中积极参与,课后积极实践,做到学习能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农村高中的不利条件,打造出适合农村高中的高效的活动型思政课堂。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张万兴,安志东.活动教学理论与典型案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琼莹.活动型政治学科课堂的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0)
(4)常鑫.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实施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