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欢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黄埠第三小学 广东省 惠州市516353
摘要: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输出性的学科,互动式教学广泛存在于日常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渗透到教育活动中,是交互性的、多边性的教育动态过程。在时间有限的一节课里,课堂中的有效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而最有效的互动,对于小学生而言,则是渗透进教学的简单又有趣的课堂游戏。
关键词:游戏教学 有效互动
引言:
就教师而言,课堂应将教育活动视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这是一个互动活动的动态过程,将教学与学习结合在一起。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在教学上结合适当的游戏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写道:“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对于孩子而言,无时无刻他们都处在认知世界的学习当中,这不是被迫的,而是无形当中,自然而然的人的本能。当把知识放进课本,学习也就多了些许强制性的味道。而游戏则将学生从强迫和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和主动地体验学习的乐趣,并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以游戏为载体,实施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教学,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也方便老师在游戏中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检查并填补教学内容。游戏教学的开展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游戏在教学中的选择
1.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由于中低年级学生不是处于英语母语的环境中,新的一门语言对于他们来说便显得有点陌生,许多同学羞于开口,对新的学科和新的老师持有距离感,但是,喜欢玩耍仍然是小学生现阶段的本质,他们活跃而好动。老师在教学中加入重复性强的小游戏,使得他们在游戏中找到自我认同感,并且在重复性的游戏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个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图像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 他们能够执行某些抽象思维,但仍专注于图像思维。 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强烈的模仿。而恰好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刚接触英语正是需要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模仿力。教师充分利用教具如单词卡片等开展“开火车”、“传声筒”、“你画我猜”等简单的游戏寓教于乐。因此学生的注意力能达到一个小高峰,开动口耳手眼等感官满足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开展多边性的互动式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四年级学生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但往往无法自觉执行课堂规则,自我控制能力差。此时加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性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小组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在集体中寻找和体现自我价值。教师教学此年级可以把游戏设置成任务,例如“打地鼠”、“闯关游戏”等的阶梯性任务,既有简单的又有挑战性的游戏任务,满足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在生生互动中使得各层次学生取得成就感,在任务型游戏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广泛,简单的重复性游戏已经变得枯燥乏味,加之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加深,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单纯靠简单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这个时候,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一个矛盾的身心发展时期,天真和自觉,依赖和独立同时并存,并且慢慢开始有一套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求知欲望开始显露。教师教学高年级可以加入实践性游戏,用视听说写画唱等形式融入课堂中,例如场景式游戏教学,角色扮演游戏,英语配音等丰富英语学科的学习形式,对其进行升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增强高年级学生对本学科的探索欲望,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完成教学目标。
三、游戏在教学中的原则
1.游戏活动要基于教材,有目的性。
每节课的内容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内容。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环节设计适当的游戏,,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单词教学部分需要重复性强又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如“开火车”、“大小声”等游戏,学生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这个单词的记忆。句型教学部分则着重于场景应用,设置对话型任务,场景秀模仿等让学生开口,将语言输出才能使知识得到内化。
2.游戏活动要设计新颖、参与度高。
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永无止境的,过时的,不恰当的游戏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也会让教师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位置,无法掌控学生的学习节奏,得不到有效的反馈。老师也是课堂上的参与者和导向者,也要必须学会同理心,跟上学生的步伐,吸收新的流行在学生中的文化,让课堂游戏“日新月异”。其次,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水平, 在设计游戏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游戏教学的效果。
3.游戏活动过程要贯穿评价。
游戏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也要时刻贯穿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包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称赞表扬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但不要失去公正性评价,遇到错误也要客观地指正并加以鼓励。
四、游戏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课堂游戏作为英语中最有效的互动教学,教师应创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 这需要老师认真的精心设计,根据教材的教学目的、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环境,结合各方面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断丰富课堂的多样性,使游戏融入于课堂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魅力,学生自然也就爱屋及乌,喜爱教师的同时喜爱英语课堂。
2.教师要与时俱进,换位思考
现在是信息爆炸型时代,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接触面越来越广,每天都在更新孩子们的知识。教师也要结合当下流行趋势,从中挑选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主流文化进行运用,结合教材把新文化中的游戏纳入自身的课堂中,使课堂焕发时代的魅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并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作为成人,要自觉代入小学生的思维中去思考问题,预先设想游戏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让游戏教学在课堂中呈现更完美的效果。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处于普及性教学状态,英语教学领域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语言环境中缺乏语言应用使英语教学充满了挑战。游戏教学在课堂中的互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英语真正成为一个学习中的“娱乐场所”,学生可以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内化知识,升华知识,让课堂游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强有力的秘密武器。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3、王道俊等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