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王旭东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中学体育教学也在随着课程改革而不断变化。
        王旭东
        四川省科学城第一中学       四川 绵阳 6219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中学体育教学也在随着课程改革而不断变化。在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学体育教育策略的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引言
        在青年成长过程中,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体育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有效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紧跟当下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中学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达标
        在进行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没有通过教学实践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技巧。在进行动作的讲解或示范时依旧采用传统的办法来进行而没有将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体现在教学实际。讲解过程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未关注到学生能力的具体培养。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也会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较为一般,因此工作保障的不及时使得部分教师容易出现对学生重视不足的现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将体育教学当做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1]。
1.2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进行体育教学分析过程中发现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结构片面化,讲授的内容较为单一。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大多数强调竞技体育,以分数为课程讲解的中心。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常规课程:足球、篮球、田径、排球等传统运动,对现代化流行的体育运动分析的过少。中学体育教师讲解项目的方法和分析并不到位,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教师仅仅进行知识点和技巧的教授而忽略的学生实际操作。因此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并不高。
1.3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在大多数情况下体育教学时间有限。大多数学校一周仅安排两次体育课,课时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固定的教学时间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由于课时的限制,体育教育过程中一直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对课时进行设计,理论课时只占平时总教学时长的10%,体育教师需要在较少的课时将整个项目的理论基础进行理解之后再通过实践课来进行巩固,难度较大。通过上课过程中动作要领的分析,让学生自主锻炼[2]。
1.4体育设备老旧、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通过素质教育的有效分析来对应试教育的分析进行冲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还有基础设施配备不足、资金不到位、硬件设施达不到标准的情况。在进行专项费用和物资问题分析过程中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需要通过专业设备的配备以及专业设施的有效调整来进行合理有效分析 。
        体育教学的问题还有未采用信息化教学来进行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体育教材内容分析和课程标准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在现阶段,教科书的内容编写仍然以竞技体育的各类项目为主,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中学教材讲解过程中仍存在滞后性,严重限制了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的活动,教师也未根据当下热点的体育运动内容来进行课后拓展和补充。在教学分析过程中还发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等教育手段来进行体育教学的现象并不多,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 。导致学生学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理想[3]。


2中学体育教育中改进建议
2.1落实体育教学的观念
        在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指导思想进行梳理和端正,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在体育教学实行新课改后,教师应该认同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在初中教学时不能一味注重体育成绩,不能以分数作为人才衡量和评价的标准。无论是初中体育课还是高中体育课,均需要使学生动起来并掌握实际的技能,在掌握技能过程中不能只求欢乐而不注重实际效果,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复合训练,通过运动技能的理论学习和运动技巧的实践将体育教学理念始终。
        在进行中学体育教学过程改革进程中,已经形成固化模式,为了将固化模式进行有效突破,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将教育教学的理念进行更新,从而通过创新性学习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多种教学环境和内容,同时还可以邀请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自主总结和分析,从而提升体育锻炼基础概括能力。通过自主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来进行有效尝试。例如在学习长跑有关的技巧时,教师可以将长跑划分为具体的小章节和小内容来进行。通过步伐的调整、手臂的带动和呼吸的有效调整来帮助学生进行长跑过程中的有效锻炼,在锻炼之后还可以进行分组活动,通过不同路程、路段的接力与长跑来进行知识的有效巩固和体能的训练,从而巩固实际效果。
2.2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和选择
        无论是高中体育教学还是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接受学习方式以及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联系后,通过课程性质的有效开发和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将课程标准对应到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在教材内容设计或选择时对传统技术和运动锻炼的过程进行密度的有效分析。通过运动量的合理管控以及体育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享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而不是将运动当成一种负担和压力。讲解过程中还需要落实安全教育和体育运动的安全措施。在中学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必要的体育知识进行有效传授,让学生在体育达标测试和体育项目模拟考试过程中将基础落实,再将任务和目标复杂化,通过体育系统性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将知识贯穿始终[4]。
        在进行教学分析时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素质,通过教学方法的有效探讨来进行实际教学,例如在进行足球、篮球等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动作技巧的有效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实验,来将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巩固理论之后,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实践、自主锻炼的方式来进行自主练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进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教学指导,不能放任学生随意进行。
        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还需要强调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使得体育教学形成班级和团体的小型模式,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讲解的示范方法进行有效改进,可以在课堂上加入诱惑力或艺术化的语言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有效分析。
        由于教学任务较为重,开展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有局限性,较为困难。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各班体委的实际情况,通过体委来进行问题的反馈,根据学习情况将体育项目和体育任务进行单独有效分析。
3 结束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系列问题,通过实际分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情况来将体育课堂进行有效改进,从而使体育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学生锻炼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儒暖.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教学(下半月) ,2020.(8) :223.
[2] 侯云.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读写算,2019.(24):143- 144.
[3] 张向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21):24.
[4]杨毅强,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体育教学,2018,(3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