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策略之刍议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赖文芳
[导读] 宁化客家山歌是地方山歌的种类之一
        赖文芳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摘要:宁化客家山歌是地方山歌的种类之一,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宁化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丰富音乐内容,还能实现传承宁化客家文化的目的。基于此,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述了宁化客家山歌,分析了将宁化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实际策略建议。
        关键词:宁化客家山歌;概述;意义;策略建议
        宁化客家山歌是根植于宁化地方本土的民间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属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宁化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不仅可以让课堂充满家乡的味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而且有助于传统客家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扬光大。这里,在分析宁化客家山歌进入音乐课堂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宁化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一些实际策略。
        一、宁化客家山歌概述
宁化客家山歌源自古代中原,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徙,往南方发展,到达宁化客家祖地石壁后,集聚在石壁生养延续,通过一代代客家人传承至今。这些中原音乐文化历经千年发展,传唱至今。宁化客家山歌是宁化客家人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蕴含着宁化客家人的坚毅、蓬勃、开拓等文化精神,也是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宁化客家音乐,秉承了古代中原传统音乐的精华,成为考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很值得现代人认真研究与传承,是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客家人与外地人之间人流波动大,人们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限于客家人之间的内部交往,普通话和现代科技对于宁化客家山歌冲击较大。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客家人更多是欣赏各种媒体推送的现代流行音乐。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发展依然不容乐观的现实。初中音乐教师,面对这样的现状,应该勇于承担传承宁化客家音乐的责任,把初中音乐课堂作为客家山歌传播的有效载体。宁化客家山歌如何有效地渗透于音乐教学课堂之中,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宁化客家山歌进音乐课堂的意义
        1.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宁化客家山歌历经历史流传和发展,是宁化客家人精神的体现,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载体。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引入宁化客家山歌,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宁化客家文化,而且对客家山歌蕴含的客家精神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培育其家国情怀。
        2.促使宁化客家文化得到传承
        宁化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化客家山歌是反映宁化客家人精神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西方文明的交融,让包含客家山歌在内的地方文化传承受到了重重阻碍。以初中音乐课堂为依托,带领大家传唱宁化客家山歌、了解宁化客家人的民族精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客家文化的有效传承。如《对面的桐子开白花》,就赞美了宁化客家妇女勤劳耕作的优秀品质。
        3.增强学生的地方音乐修养
        如今,初中生的主要兴趣在流行音乐上,他们对摇滚、日韩等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极少关注地方音乐。将宁化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中华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促进学生客家地方音乐修养的发展。
        4.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自信心
        宁化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传唱宁化客家山歌可以改善学生的课下生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宁化客家人归宿感与自豪感。宁化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历经时代发展的精神积淀,通过学习宁化客家山歌可以让学生了解客家人的奋斗历史,可以增强他们的客家人归宿感与自豪感。
        三、宁化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际策略
        基于宁化客家山歌民间传唱的特性,将其引入初中音乐课堂值得教师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只有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1.加强宁化客家山歌和现代音乐的结合,推动宁化客家山歌的传承
        基于初中生痴迷流行音乐,忽视地方音乐的现状。如若直接将宁化客家山歌传授给学生,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将宁化客家山歌和现代音乐结合起来,创造适应新时代的宁化客家山歌,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宁化客家山歌和现代音乐的结合,不仅解决了宁化客家山歌难以传承的问题,而且提升了山歌在当今时代的适应性。脱离时代的文化终究会被淘汰,而摒弃传统精神的山歌文化也难以得到千年的传承。
        2.精选音乐教材和教学模式,将宁化客家山歌教学落实到位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并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选择达到教学的目的。宁化客家山歌要想在音乐课堂扎根,必须编写相关的教材,并基于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授课模式。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加强学习,了解宁化客家山歌以及其内涵,并通过自学、参加“宁化客家山歌研讨会”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而编写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宁化客家音乐教材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要注意,宁化客家山歌教材的编写一定要积极向上,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3.聘请山歌专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宁化山歌的兴趣
        宁化客家山歌专家对客家山歌发展历史、客家山歌蕴含的客家文化以及唱音把握非常到位,如若聘请他们进入到音乐课堂开展讲学,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升教师自身的认知。宁化客家山歌专家的现场讲述,可以将大家带领进一个宁化客家山歌的氛围,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学校也可以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大家走进宁化客家,寻遍各地的客家山歌,并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感受宁化客家山歌的魅力,调动起学生对宁化客家山歌的学习兴趣。
        4.把握客家山歌传承曲调,唱最正规的宁化客家山歌
        和其他种类的山歌一样,宁化客家山歌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只有将宁化客家山歌曲调有意识的渗透于歌唱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掌握最纯正的宁化客家山歌。宁化客家山歌具有利用前后倚音润饰客家山歌旋律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润饰音,并将客家山歌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另外,在音律上,山歌具有声音清晰、绵长的特点,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师只有将宁化客家山歌规律渗透其中,才能让学生准确把握宁化山歌曲调,才能唱出最正规的山歌。
        5.掌握宁化客家山歌歌词特征,实现学生自由创新
        宁化客家山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一般歌词较为随意,不断重复。同时,宁化客家山歌讲究押韵。一般情况下,采取“以字行腔”的方式吟唱,词发音只要采用了正确的“客家腔”,并配以特殊的曲调和节拍,优美的宁化客家山歌就唱了起来。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舞学生自主创作,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以山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宁化客家山歌特点,采取有效方式将宁化山歌引入到音乐课堂上来,便可以达到丰富音乐课堂,传承宁化客家山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琳.客家山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策略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8(09):21-22.
        [2]江滔.让客家山歌贯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J].师道?教研,2019(07):126-127.
        [3]曾小梅.客家山歌在城镇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8(17):110+112.
        [4]刘美英.客家山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有效性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9):296-297.
        [5]谢智慧.振兴乡土音乐,客家山歌进课堂——谈客家山歌在城镇初中的普及现状及研究策略[J].中外交流,2018(39):195.
        [6]叶红萍.客家山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3):171.
        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立项课题《宁化客家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融合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YKT-190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