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手段,已经逐渐以较成熟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本文主要探讨了短视频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实践基础、实践优势和实践原则,最终得出可以将短视频运用到文化教学中来,将短视频资源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升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短视频;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用
一、短视频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实践优势
1、短视频浏览和制作的大众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日均使用时长110分钟。短视频成为了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也表示人人都能随时浏览短视频、人人都能发布短视频已经成为了现实。网络的速度向5G迈进,移动端手机的的普及化,使大众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浏览短视频,无论各个阶层、职业、年龄的大部分群体都把浏览短视频作为娱乐和放松的一种方式。而只要有想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制作成短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与更多人互动。今国内外市场上已有像YouTube、Instagram、TikTok、抖音、今日头条、快手、火山等众多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浏览和制作的大众化使短视频的产出能够真实地反映普通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可以通过这样的短视频讲解其中体现的文化,这样来自生活的鲜活例子更加能够加深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体会。同时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也可以在日常通过短视频资源随时随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和语言习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短视频资源打破了学习者通过语言学习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者能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中华文化知识。丰富学习者课外学习的途径,增加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2、短视频资源类别的明确化
短视频的时长通常在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其内容极其丰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短视频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在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选取合适的短视频资源时,就可以根据某一文化类别进行查找。当下的短视频故事内容更有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真实生活的系列情景剧,如名为“老四的快乐生活”的短视频内容旨在反映东北现代生活日常与人际关系;反映公司职场与小人物生活日常的“董代表”;四川农村生活、饮食文化的代表“李子柒”等。他们的短视频往往成系列的形式出现,内容精彩且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语言材料生动、故事内容曲折,通过这些短视频资源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展示,能够将学习者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来,增加学习者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对外汉语课堂的趣味性;使学习者具有代入感,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更容易地使学习者大脑进行记忆和储存。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文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产生提问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探讨的欲望。
3、短视频资源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短视频的趣味性已经延伸到短视频的各种类型中。如专门做英语单词速记的用户,将一些耳熟能详的精彩影视片段进行剪辑,对应到所学单词的视频中。
如学习“slap(掌掴)”这一单词时,用户将影视作品中一些掌掴的名场面剪辑出来并循环播放,使得浏览者在学习生僻的英文单词时增添了许多趣味性,提升了学习效率。这种方式也是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比如在学习中高饮食文化时,就可以选择播放李子柒的相关短视频,她的短视频制作精美、贴近自然与生活,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产生兴趣和向往,想要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
三、短视频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实践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有了学习的兴趣,能够由内而外地不断驱动自己去探索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是单一的灌输式所不能及的。选取短视频资源应用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初衷也是为了使教学课堂更加有趣,增加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增加中华文化的自身吸引力。所以在选取短视频资源的时候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即选择的内容尽量有趣,为文化课堂增添色彩。但这里的有趣不是指单纯的娱乐效果,还要能够引发学习者思考,增加思考的乐趣。让每一则文化内容值得反复咀嚼、余音绕梁。适时地运用游戏法、表演法、记忆法,结合短视频的音乐、歌曲进行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等练习活动,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适用性原则
选取短视频资源时要遵守适用性原则,也就是选取的内容要适当,适合本课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匹配本课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生搬硬套、简单的搬用,更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要考虑好学生汉语水平和接受程度,针对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短视频辅助教学,同时要注意视频时长和视频在本节课中充当的作用;短视频不宜过长,冗长的内容会较少学习者的兴趣,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所以要精简视频内容,必要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授文化内容进行剪辑,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视频在课堂中应充当抛砖引玉、锦上添花的作用;一种是用在一节课的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于文化现象展开充分的探讨,然后引出本节课所学的文化重点内容,明确文化知识,将重点停留在背后的知识而不是短视频资源本身;二是将短视频放在一节课的练习部分,这样在学习了文化知识之后,学习者能够及时地通过视频理解和巩固,举一反三,同时也丰富了练习形式,加深学习者对文化知识的掌握。
3、规范性原则
网络短视频文化百花齐放、形式多样,即使有相关立法和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的监管,但其内容难免良莠不齐。在选取内容作为文化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要反复考量其主题内容、话语语句、会话含义甚至语音语貌。对于一些不符合主流文化、不具备传播正能量的内容要谨慎选择;对一些使用方言的内容也要提前向学习者明确,以免对汉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和纠正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尽量为学习者树立良好的规范。
结论
随着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课堂应用已经能够实现,国内的短视频平台也迅速发展并逐渐占据人们视野,随着更多优质短视频资源的涌现,丰富了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短视频相较于传统视频资源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如参与浏览与制作的大众化、类别丰富便于搜索和选择且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但选取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选取合适的、规范的优质短视频作为教学资源。最后,也要对于对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评估与思考,肯定短视频资源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同时发现教学问题,及时反思、解决。期待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为文化教学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魏雨杭. 中国网络流行文化现象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20.
[2]赵萌. 跨文化类短视频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专题课的教学实践[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3]李永晋,金巍,袁清.视频文化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对比研究[J].大家,2012(14):198-199.
[4]李丹阳. 论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D].兰州大学,2020.
作者简介:呼唤(1997—),女,汉族,黑龙江省,硕士在读,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