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叶海珍
[导读] 英语写作是初中生学习的一大难题,部分学生存在难以下笔、文章内容表述不清、逻辑不清晰、中心不明确以及缺乏创新性等问题
        叶海珍
        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简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英语写作是初中生学习的一大难题,部分学生存在难以下笔、文章内容表述不清、逻辑不清晰、中心不明确以及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英语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规划来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英语写作具有一定规律,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写作。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初中生英语写作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听所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英语写作是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1]。然而,大部分初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难以下笔、文章内容表述不清、逻辑不清晰、中心不明确以及缺乏创新性等问题[2]。而思维导图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能够通过思维视觉将知识直观地呈现于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快速梳理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和掌握知识,同时有利于扩充知识版图。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初中生快速且有条理的整理英语写作方法,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思维,进而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初中生的英语写作现状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围绕英语单词和短语、英语语法以及句式背诵[3]。初中英语教师要求班级学生完成重复性记忆的作业,随后英语教师进行作业讲解,学生针对作业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回答和辅助纠错等。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要教学目的,过分重视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而忽视了英语写作给学生带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思维。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写作学习采取生硬且机械的填充式教学方式,学生把英语写作练习当成是一种机械性的提高英语成绩的工具,容易出现抗拒和厌恶英语写作等消极情绪,导致英语写作对初中生回顾课本知识的帮助作用和对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思维的培养作用逐渐消散,使得初中英语写作逐渐程序化,最终影响英语写作的教学质量[4]。
        二、思维导图概述
        1.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以图像设定为出发点,通过发散性的思维紧密联系相关知识点,并通过可视化形式来推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想性。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重视英语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教育学家们对思维导图进行重新定义,即通过创建蜘蛛网般的知识网络串联起零零散散的知识点,并借助圆圈、线条和箭头等工具创立不同模块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设定关键词和绘制图像等形成相关基础信息[5]。
        2.思维导图特征
        思维导图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直观的信息化图表,包含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第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为了引导初中生深入理解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理论;第三,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体现英语教学知识的整合性,突出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目的,实现英语写作知识的集中化利用,有利于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思维导图通过采用英语符号标注和颜色标注等方式引导班级学生了解和总结写作学习重点。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
        1.借助思维导图搭建英语知识框架
        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积极借助思维导图向班级学生讲解英语写作知识,帮助学生搭建英语写作知识的基本脉络框架。与小学低年级英语相比,初中英语知识更加杂多,体系更加复杂。初中生虽然在小学阶段积累了一定英语知识,但是小学英语写作具有局限性,导致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初中英语学习节奏快、任务多,学生普遍压力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难度系数更高的英语知识学习。基于上述原因,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的初始阶段即可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后作业的小作文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搭建英语写作知识框架。
        英语写作课后,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程重点发放给学生,叮嘱学生课后复习时需充分了解本次课程的知识框架,并通过回忆和梳理课堂内容补充完整思维导图,也就是让班级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具有一定逻辑性但尚不完整的思维导图框架来回忆课堂知识,最后通过回忆和复习写作课中学到的英语知识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将英语写作知识为自己吸收和利用,形成个性化的英语知识框架。
        2.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迅速找到切题点
        初中英语写作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只有找准作文题目的切入点和梳理相关知识脉络,才能够正确地理解题目,做到不跑题。虽然初中生通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和日常生活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但是他们往往缺乏系统整理英语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答能力。然而,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初中生可以将机械化和固定化的答题模式,甚至是死记硬背的模板式答题方法,转变为放射性的答题模式。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进行英语写作能够快速梳理脑海里的写作技巧等与题目相关的知识,迅速找到答题切入点,然后通过思维导图快速回忆写作素材进行答题,实现高效运用脑海中的英语知识进行发散性答题。而且,初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富有自身特色的英语知识思维导图。在整个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快速了解自身英语基础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正和补充,经过长时间的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写作练习,学生能够逐渐优化答题思路,形成科学高效的发散性解题模式,即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快速梳理文章层次、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以及规范语法表达,使得文章结构紧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且语法运用得当。
        3.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班级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完成英语写作,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适应英语这一语言学科难度随年级增加而增加的特性[6]。英语写作是一个需要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它从简单的记叙文和看图写作逐渐延伸至议论文。如果初中生缺乏良好的思维发散能力,他可能难以适应往后难度更高、挑战性更强的英语写作学习。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通过安排课后小组讨论的作业,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习,积极梳理和整合英语写作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通过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能够通过思维视觉将知识直观地呈现于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快速梳理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和掌握知识,同时有利于扩充知识版图,其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枷锁,帮助初中生快速且有条理的整理英语写作方法,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思维,拓展初中生的思维宽度和思维深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进而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景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3):119.
[2]葛林春.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2):178.
[3]杨丽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中外交流,2020,27(5):380.
[4]贺萍.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文渊(高中版),2019,(7):496.
[5]于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人文之友,2020,(16):356.
[6]高彩菊.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