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丰富法治教育教学让学生感受法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吴月华
[导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吴月华
        湛江市第十二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我国的教育行业紧跟潮流也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目的就是要从学生时代入手,让学生在学校就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感受法治对他们生活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初中学校和教师依旧依托传统方式进行法治教育,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所以,本文主要就当今初中法治教育的现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丰富的法治教育措施。
关键词:法治教育教学 现实情况 原因探析 具体措施
        我国是一个法治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措施,而初中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并没有对法治观念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学校,教师要通过创新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到懂得法律知识,做一个遵法守法的公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能力与法治素养。
一、通过丰富法制教育教学让学生感受法治重要性的原因
        1.当前初中法治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时候,心智是比较不成熟的,正处于叛逆的阶段,对周围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是存在一定的不正确性,对于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引导也不认同,而且他们在生活中也不经常接触触犯法律的或者法律知识渊博的人,一般都是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学习,涉及到法律层面的内容十分稀少,所以学生的法治观念都比较薄弱。
        在学校的时候,由于道德与法治也不是主要的学科,考试的时候也不会进行涉及,所以教师也没有十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也没有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还是依托传统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将专业性的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这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学生对法治失去兴趣,逐步地对法治形成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开展法治教育教学活动。
        2.在教育行业中进行法治教育教学的原因探析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讲究的就是依法治国,希望所有的群众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以及培养良好的素质。所以,国家为了在全国人民群众中推行法律常识,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与之相符合的要求。具体到教育行业方面,就是要让学校和教师创新以往的教学方式,从多种层面给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可以对法律形成基础的认识,不至于到了社会上因为不熟悉法律法规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就比如在这次疫情期间,国家要求教育机构组织全国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这个就体现了国家对学生法治教学的重视
        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本虽然专业术语很多,也十分的枯燥,但是确是学生必备的生活常识,只要在学校的时候,教师努力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才可以让学生在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期改正自身错误的思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在社会上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丰富法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促使学生对法治形成正确认识
        由于初中生的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对法治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认为法律是和自己生活无关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上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注意观察学生之间的个性,然后因人而异的对学生进行与法治有关的正确的思想,从而让学生改变对法治的误解,形成正确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法律案例来分析和解释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要记住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的组合,看是否适合用例,特别是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法律条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进行?少年有梦?一课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课堂上开设一个小型的击鼓传花互动游戏,如果黑板传到谁的位置,谁就要说一下自己的梦想或者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欢乐氛围中认识到自己,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然后逐渐的在课堂上采用有效的方式渗透法律知识。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从掌握知识到提高能力,还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案例分析,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校和教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为开展法治教育留有充足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过于重视,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出现有的学生学习很好但是很自私的现象,所以学校和教师为了更好的与时代接轨,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能使用学习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要从多种角度出发,为开展法治教育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比如在讲授《秩序与规则》的时候,教师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而是要转变之前的教育观念,主动地探索秩序与规则之间的关系,从生活、学习以及其他各个角度出发为学生讲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内心体会到学习法治是十分重要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法治教育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3.教师在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要将理论与生活相联系,从多个角度进行讲解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进行授课的时候,不能只是将课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用专业性话语进行讲解,因为初中生对于专业性的语言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然后就会误解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不用学习也可以,这样就不利于法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必须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相结合,同时要结合教材内容,从社会中筛选真实的案例,拓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比如在进行《法律保障生活》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前用一个体现大道理的小故事引入,让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道理,然后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不礼让行人、不让座以及学校的校规与班级的班规的事例,从而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迹中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从而更好地形成法治观念,拓展学生的法治思维和知识面,通过类似活动,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印象,在遇到不法侵害时,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法律知识框架,推进其法治观念的养成。
        4.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法治的兴趣
        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都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并不强,所以,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自己的教学方式体现现代技术,与时代接轨,在平时的课堂上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兴趣。采用多种新型教育方式,例如多媒体学习法。媒体接近法与灌输法、事例法、讨论法等教育方法没有冲突。教师可以自己使用多媒体设备,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使用灵活运用。
        比如教师在讲授《心中有法》一课的时候,首先通过用多媒体将一些漫画或者影视作品展示,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公正性与不可违性,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法官与犯罪人,使得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更加生动立体的感悟法律知识,激发学生对法治学习的兴趣,对预防青少年在今后的生活中走上犯罪的道路。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科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丰富了教学资料的内容,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要与其他学科进行配合和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使法治深入学生心中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不能只依靠一门学科。其他学科也有法律教育的材料。因此,教师在进行法学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其他学科中法学教育的要素,将法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灵活结合,集中的课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使学生受到法律知识的影响,养成自觉学习、守法的良好习惯,获得科学文化与法律意识的双重收获。
        学校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教学楼上悬挂着法治教育壁画,在楼道周围竖立着法治宣传语言,设立法治教育公告栏,还可以组织和开展法律咨询,解答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权益的侵犯,并及时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此外,可以通过绿化美化校园,为学生创造清新宜人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今人们对法律逐渐重视的时代,学校和教师改善以往的教学观念,将专业的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结合,通过道德与法治丰富的课堂形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一方面是在符合目前改革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与教师进行创新,不被时代淘汰的措施,另一方面对学生全面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健康生存。
参考文献:
[1]龚永军.新媒体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建议[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02.
[2]袁长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方法分享[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98.
[3]丁萌.道德与法治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及教学路径探析——以部编版七年级教科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