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硬笔书法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引导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卢志勇
[导读]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书法教育教学做了详细规定
        卢志勇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200
        摘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书法教育教学做了详细规定,表明:“高年级学生用硬笔、软笔临摹、书写经典书体和碑帖[1]。”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高中硬笔书法教学有助于在引导学生欣赏、临摹、点评、创新中发展高中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在感受硬笔书法熏陶中构建高尚的人格和修养。本文对高中硬笔书法教学的优势和其审美引导作用展开具体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硬笔书法;审美能力;引导作用
引言:
        清人刘熙载曾说:“书,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2]。”即书法反映一个人的学问、才华、修养等。因此书法教育也常被古今学者认为是修身养性、发展审美的重要渠道[3]。高中阶段学生学业压力较重,只一味追求成绩的提升,而并未对个人的修养做要求,部分学生字迹歪歪扭扭、毫无审美。指导学生在硬笔书法教学中养成书写习惯,既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高中美术展开硬笔书法教学的优势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人文素养等都做了明确培育要求。高中美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美、认知美、创造美的重要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其美育作用。在高中美术中开展硬笔书法教学,具有巨大优势。
        一是高中学生处于人格趋向定型的重要时期,高中硬笔书法教学一方面可以减缓学生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在硬笔书法作品欣赏、点评中有助于刺激学生感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意识。
        二是高中硬笔书法训练较为规律、系统,学生在临摹、练习中有助于高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塑造。在学生书法练习自我纵向比较中,在一天天进步中,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满足学生的个性和自尊需求。
        三是高中硬笔书法教学中学生在临摹、练习时,能沉下心感受硬笔字的美感,注重硬笔书法的力度、形象、法度,在持之以恒训练中发展学生对书法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高中硬笔书法教学引导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欣赏优秀硬笔书法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审美情趣和审美感知,而审美感知与美的对象息息相关。这就表明在开展硬笔书法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欣赏足够多的的、优秀的、好的硬笔书法作品,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中给予学生美的体验和美的熏陶。而教师在选择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时,还需要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即关注每个学生对美的感知的差异性,选择符合学生审美观的优秀书法作品。
        一是“见多识广”。即学生欣赏书法作品的机会要多,欣赏得越多,越能拓展学生视野,越能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比如教师可带领学生浏览“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获得荣誉的硬笔书法作品;展示名人大家的优秀书法作品,比如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文征明的《离骚经》、《滕王阁序》,柳公权的《玄秘塔》以及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等。优秀书法作品能给予高中学生美的享受。
        二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高中学生因个体差异,在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时也存在差异性,比如有人独爱楷书,有人偏爱行书,也有人喜欢草书、篆书等等。因学生的审美观不同,所以在展示优秀硬笔书法作品时,尽量多加挑选多层次的作品,满足学生的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理论实践结合,书写中发展审美创造力
        硬笔书法是一门较为高雅的文化艺术,只观赏是无法正确感受硬笔书法的美感。只有在理论结合实际中,在临摹、实践中,才能从硬笔书法笔锋的提、按、转、折、顿中,感受到硬笔书法的力度和法度,进而在创造硬笔书法作品后,理解硬笔书法的形象,直面作品,陶冶美育。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硬笔书法的撰写法门一般是“读、摹、临、背、意、用”,即读帖、摹帖、临帖、背帖、意临、应用等。当然高中阶段学生还处于较为浅显的层次,所以教师应循序渐进中带领学生去临摹、处理硬笔书法。
        如以简单的“天下之师”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时,首先需要学生用3-5分钟时间观察帖子中硬笔字的结构、字的长短宽窄、字的力度以及笔法等等。等到学生有了一点浅显的感知后,再引导学生临摹。临摹得来的字不满意也不可丢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此在一次又一次的对比中感受自信。而在实际的硬笔书写中,学生也更能体会到一幅优秀的硬笔书法需要处理好笔墨、笔画、字的大小、字的结构、作品的布局、字的力度等等,缺一不可。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硬笔书法的内涵,在书法形式美的基础上理解其内在美,进而熏陶学生美育素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 审美创造能力。
(三)鼓励赏析点评,感受书法艺术审美素养
        点评是引导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素养、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在高中硬笔书法教学中,教师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点评一些较为简单的优秀硬笔作品,随后再根据学生的进度慢慢调整。而学生点评时一定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要摒弃偏见,用硬笔书法艺术的标准和基本规律,在推敲、揣摩、分析中去评析、品鉴,以此在点评中获得美的认知,在情感共鸣中实现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的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硬笔书法作品评析时,学生还可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活经验去浅谈感悟,感受硬笔书法作品的线条、笔画、用墨和布局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开展集体点评,学生在各抒己见过程中有助于形成对硬笔书法作品的审美共识,有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硬笔书法教学中借助于欣赏优秀作品、临摹实践、点评鉴赏等模式,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对书法作品美的感知。教师要传授学生硬笔书法书写的技巧,在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审美情趣中,引导学生理解、传承、发展硬笔书法,助力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李春阳.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让硬笔书法更加深入人心[J].魅力中国,2020,(31):399.
[2]霍倩倩.高校硬笔书法通识课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8,(29):67-69,56.
[3]张梦瑶.硬笔和毛笔相结合的对外书法教学[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