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刘千一
[导读] 幼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千一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 250000
        摘要:幼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体系,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并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应用,来督促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指导我们的思想。本文主要对学前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引言
        在教育行业,努力的探寻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是当下新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教学目标,并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与创新,重新诠释优秀历史文化在当代的新的定义和特点,可以促进当代学生有效的了解传统和历史文明,同时也作为借鉴,督促和教育现代学生不断地提升爱国主义思想。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分析
        文化是一个国家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的形成,要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同时具有教育后代、指导后代思想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历史发展和进程中得到了创新和优化,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与新时代的精神进行了融合,并产生了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的效果。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软实力,它的重要性可以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同时优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给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丰富了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同时也有效地开阔了幼儿园学生的视野。
        2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2.1幼儿园黄梅戏文化综合课程的渗透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到教育各环节,贯穿到教育各阶段,“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中国戏曲是以表演为核心的一门综合艺术。这门艺术里汇聚了歌唱、舞蹈、音乐、滑稽、武术、杂技等中国古代多类成熟的演艺内容。”通过欣赏体验、模仿表演等,内涵丰富的黄梅戏文化可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其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黄梅戏文化中蕴含着多种民间体育活动,借助简易的材料,容易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等基本动作与力量、速度、灵敏、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发展;诙谐逗趣的黄梅戏情景表演,能让幼儿体验愉悦的情绪,感受参与活动的成就感、自豪感。其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表现为一是唱词结构多为“七字句式”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式大多是“2+2+3结构”,十字句式大多是“3+3+4结构”,押韵对仗,易于理解与表达。二是唱词内容大量描述生活与自然细节,容易培养幼儿专注力、观察力与思考力等。如幼儿欣赏《打猪草》的“面朝东什么花?面朝东是葵花。头朝下什么花?头朝下茄子花。”可以激发幼儿主动观察,引发思考。其三,萌发幼儿劳动意识。黄梅戏中有大量展现田间劳作的情景,可以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以日常生活劳动为切入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2以适合的方式构建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资源的实施方式
        民间传统游戏的实施方式要能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游戏功能的基础上使民间传统游戏能全方位地融入幼儿的在园学习与生活。第一,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民间传统游戏。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一些诸如来园后、离园前、餐前、餐后、课间休息等零散时间,这些时间因难以开展大型或者需时较长的活动而主要被幼儿的追逐打闹所占据。教师可以在这些时间开展一些小型、简单的民间传统游戏,如“剪刀石头布”“翻花绳”“金锁银锁”等,这样既可以实现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平稳过渡,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从无序活动到有序学习的转换。第二,在区角活动中渗透民间传统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各类区角中开展民间传统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开展游戏活动。例如,教师可在运动区投放铁环、跳绳、皮球、皮筋、沙包等运动类材料,让幼儿依据自己的游戏爱好和游戏兴趣自主选择游戏种类并自主开展游戏活动,这样就可在提升幼儿游戏体验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动作和增强幼儿的体质。第三,在户外活动中渗透民间传统游戏。户外活动中的民间传统游戏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而以混龄的形式开展,从而让幼儿的游戏范畴得到尽可能的拓展。第四,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民间传统游戏。教师可通过将民间传统游戏与集体教学进行整合的方式来使民间传统游戏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在具体的整合方式上,可以是一个集体教学通过多个游戏来开展,也可以是一个游戏对应多个教学目标。
        2.3遵循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深化幼儿教育改革大大提高了幼儿教育的内容。早期幼儿教育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能否使环境效益最大化。首先是提高用户对环境教育功能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对创设和使用环境的认识,并积极改善现有自然环境的利用。在此基础上,加强环境管理并遵循一些原则。首先是全面性原则。要求用户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综合特征。幼儿园环境的建立还必须具有克服随机性和盲目性的综合特征,但是整个幼儿园必须进行设计,布置和渗透。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全面的影响。其次是效用原则。充分利用环保设备,充分发挥教育效果。任何环境的创设都必须满足内容和要求。无法为创设而创设。要充分发挥环境的综合功能和内在潜力,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建设。
        结语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行业的重要方向,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使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流传和发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园教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初步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是价值观和生活观以及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幼儿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幼儿园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养成爱国主义价值观。所以通过以上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的渗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玉莹,张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策与建议[J].才智,2019,(30):183.
        [2]王丽玲,魏浩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5):122-124.
        [3]苏晓雯.幼儿园结构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87.
        [4]蔡佳佳.幼儿园表演区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某幼儿园大班表演区游戏《小熊请客》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33(7):5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