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茜银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逐渐被打破,媒介形式有了新的变化,新媒体应运而生。自媒体作为新媒体中极具特色的一种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自媒体概念,对自媒体背景下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就业指导
引言:自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相较于传统方式有着传播速度快、交互性更强、信息设计范围广等特点。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因时而变,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认识到自媒体的优势及价值,将其充分应用至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从而有效帮助学生获得就业知识,培养就业素质,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一、自媒体概念
作为一种相较于传统而言的新的传播方式,主要指的是以具有个人特点、普泛化、平民的传播者作为个体,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来向特定群体或单人传递信息的新传播方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群众对多种信息的需求催生了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自媒体更能满足人们岁趣味性、快速性、简单性信息的信息获得需求。传统媒体对内容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得力于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就更加丰富多样。自媒体具有多种特点,包括交互性、群体性、传播性、碎片化、个性化等。目前,自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隐患,要使其得到较好的应用,必须认识到问题,结合各方面来完善自媒体,令其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
二、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硬件设施方面,一些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出现在经济较为落后的高校[1]。加上某些高校对于自媒体不重视,不能完成较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故自媒体技术不能充分应用至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二是担任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虽然具备了传统教学方法,但是没有足够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三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企业单位选人存在着矛盾,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没有达到一个清晰的程度,择业思想不实际、动机不突出等。除此之外,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面临着就业环境的变化、毕业生的心理问题、价值观念的变化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利用新时代自媒体的优势,将其合理应用至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逐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提高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高校自媒体平台建设
自媒体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要促进自媒体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对高校自己的自媒体就业平台进行更好的建设。于大部分的高校而言,自媒体平台包括微信公共平台、微博、抖音等。虽然很多学校都有着这些公共平台,但是对平台的应用并不熟悉,甚至很少进行更新,只是存在,但是平台得不到充分的应用,也就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不到帮助作用。提高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学校必须认识到自媒体平台的重要性,不能只是让它存在,而要真正运用起来。不能只是简单的推送消息,还应保证平台信息的多样化,只有全面完善高校自媒体平台的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就业信息的获知程度。
如在毕业前几个月,大量企业向学校递出了橄榄枝,学生通过自主寻找,很难获得这些信息,这时高校自媒体就应该主动去获知就业消息,将最新的就业信息更新至学校自媒体平台上。如微信公众号,学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微信公众号的栏目和子栏目,三个栏目“就业信息”、“服务单位”、“就业指导”和子栏目“宣讲会”、“招聘会”、“新闻资讯”、“就业咨询”等。通过不断更新就业信息来提拓宽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除微信外,微博及抖音作为高校自媒体的主力,也应保持更新,建立一个包括就业、出国、考研、考公考编、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等功能的平台,通过各种形式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资讯和机会[2]。除此之外,要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建设。自媒体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强大的基础设施的支持,而校领导对自媒体平台运用意识的高低又对其有着决定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校方的财政投入,完善高校的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建设,不断提高信息传输质量。
(二)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教书育人,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就业指导教师就是学生就业的引导者和纠错者。任何职业都要具有专业素养,就业指导教师同样如此,掌握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相关知识,还要熟练运用各种自媒体平台,主动加入各种自媒体实战训练,学习与自媒体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法律知识,创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式。除此之外,高校应加强对教师对就业指导教师相关自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一定的训练组建一个专业的高校就业指导自媒体团队,充分发挥自媒体优势与价值,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指导信息与机会。
组建的高校就业指导自媒体团队在共同的分工合作中,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来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拥有一定自媒体技术和素养的教师可以结合学校自身和学生的特点,自主研发学校就业指导APP,针对学校特点设计就业平台。高校每个二级学院还可以根据自己院系的特点设计APP风格,设置符合学生取向的APP功能与板块。如在设计文学院的就业指导APP时,可以在设计风格中加入中国风或者风景和书画,主要以清新淡雅的风格为主。在板块设计上,以简洁的风格为主,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包括“企业招聘”、“面试技巧”、“简历排版”、“心理疏导”等。在不失去APP主要功能的同时,以清新的风格来吸引学生使用。APP还可以设计留言和评论功能,为学生提供提问和讨论的平台,如线上小组、企业与员工“面对面”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将线上平台扩大,更好的收集学生的想法,从而不断更新功能,完善内容,增加平台参与度,使得就业指导信息平台发挥更好的作用。在APP运行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作为主要的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媒体运营规律和运转维持有足够的能力,就业指导教师需要不断从APP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系统,从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帮助[3]。
(三)利用自媒体做好心理辅导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新速发展促使各种各样的信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鱼龙混杂的环境中,信息的获取需要自行进行辨认。很多自媒体平台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在信息发布时缺乏严谨性,甚至某些平台触及法律边缘,其思想观念是极其危险的。由此可见,自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快速便捷的信息之外,还会将各种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至脑中,使接受者出现思想的混乱。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由于初次接触社会,很容易产生恐惧感,面对繁多、真假难辨的就业信息,极易产生不知所措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不及时进行开导,就会出现消极的心理。因此,设计合理的内容推送和及时的心理开导是极为重要的。
合理的内容推送会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想法和目标,高校自媒体自媒体平台在进行内容推送时,必须做到语言文字风格适合学生的心理,推送的就业信息符合学生需求,不能一股脑的将信息塞进一篇就业讯息中,极易造成学生在阅读困难和选择困难。如在推送新闻类企业信息时,推送内容除了要明确表达招聘信息,还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人生价值,还包括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推送时,就业指导教师还应结合自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和音频插入至内容推送中。在学校相关就业指导平台中,还应设置专门的心理疏导版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进行咨询。同时在内容推送中还可以适当加入思想教育和心理开导内容,也可单独编写关于心理疏导文章,以此来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和消极情绪,使学生对就业不再恐惧和迷茫。
总结:自媒体背景下,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互联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来源也多种多样,并且受到很多自媒体信息的影响,辨识度与自制力都下降,在就业信息寻找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产生消极情绪。自媒体时代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应顺应时代特点,将自媒体的优势与价值合理应用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面对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业指导教师与校方应该结合自媒体技术,将其与学生的特点进行融合,发挥自媒体在就业指导中的最大价值,打造出适合学生的自媒体平台,不断打消学生的消极情绪,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帮助,提高学生就业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同文.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18):228-229.
[2]李源,靳一鸣.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J].科技风,2018(13):37.
[3]廖世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8):253-254.
作者简介:
曹茜银(1990),女,汉族,湖南衡山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此论文为2019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新时代艺术类高职学生管理如何与专业有机融合的实效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F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