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方法及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刘津铭 廖宗涛
[导读] 青年志愿者服务是一项伟大崇高的社会事业。大学生志愿者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主体力量。
        刘津铭  廖宗涛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摘要:青年志愿者服务是一项伟大崇高的社会事业。大学生志愿者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主体力量。大学生志愿者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和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自愿无偿奉献个人精力、时间及知识技能从而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效果,从中体会志愿服务的真谛。本论文通过对“美好家园”阳光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实证调查的方法,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心智障碍人士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相关的思考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办法,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好的为“美好家园”孩子们提供帮助的同时提升自己,学会理解、接纳、包容。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心智障碍
                一、“美好家园”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介绍
         (一)项目概况
        美好家园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与武汉市江岸区美好家园心智障碍人士家庭支援中心合作项目,主要利用大学生平时课余时间或周末陪伴美好家园心智障碍人士家庭支援中心“星星的孩子”们训练玩耍,辅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训练以能够生活自理,能够顺利融入社会。项目服务对象主要针对12-18岁大龄心智障碍人士,身体上的长大成人使他们面临独立的危机,辅读学校已没有资格就读,父母也无法陪伴终生,就业是一项重要的选择,该志愿服务项目便是通过帮助这些心智障碍者掌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技能,使他们能够独立生存。
         (二)项目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具体形式
        1、利用大学生平时课余时间陪伴美好家园心智障碍人士家庭支援中心心智障碍人士们训练玩耍,辅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训练。
        2、每周六上午(有时是周末其他时间)在武汉市美好家园心智障碍人士家庭支援中心或汉黄社区陪伴辅助孩子们进行乐器与舞蹈训练。 每次活动一般派两至三名志愿者参与,志愿者辅助无法自己完成舞蹈动作的学员进行舞蹈伸展、敲打非洲鼓以及演奏葫芦丝。
        3、周一至周五美好家园心智障碍人士家庭支援中心会安排进行社区环卫和烘焙基础知识学习,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进行运动;中午,孩子们会在志愿者与老师的引导下合作制作午饭; 在美好家园参加或组织的一些活动中,志愿者们负责照顾孩子们的安全,并帮忙拍照,在需要的情况下与孩子们一同登台演出。
         (三)项目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与心智障碍人士之间的活动往往不够丰富,举办的活动样式也比较单一,基本是大学生对心智障碍人士的辅助性活动,对心智障碍人士的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作用有限。
        2、相关节日没有适当的开展活动,以致美好家园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3、所做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不及时,参与人数和影响力不够。
        4、面对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没有好的经验可借鉴,很多时候志愿者在实际接触“美好家园”孩子们的时候也会表现的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
                二、大学生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概况
        2014年2月28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残联在北京共同启动。活动以“心手相牵。共享阳光”为口号旨在号召广大青年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爱残疾人等人群,同时阳光助残志愿行动也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积极奉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是汇集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扩大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治理、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大龄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生存问题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身体上的长大成人使他们面临独立的危机,辅读学校已没有资格就读,父母也无法陪伴终生,就业是一项重要的选择,而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便是通过帮助这些心智障碍者掌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技能,使他们能够独立生存。
        通过了解志愿事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充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大学生有积极的热情去投身志愿者服务工作,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三、大学生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阳光助残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专业培训
        例如在阳光助残志愿服务中,某些工作会涉及到乐器(非洲鼓、葫芦丝、萨克斯等)及舞蹈、唱歌等相关技能的培训,参加的学生志愿者大多自身技能才艺不足,无法充分的与孩子展开适当的互动,对于心智障碍儿童的帮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存在志愿者抱着怜悯之心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可能会伤害到被帮助的儿童。
         (二)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活动多样性不够,参与渠道单一,缺乏相关宣传
        大学生了解阳光志愿活动的渠道依旧是学校组织,了解渠道过窄,缺乏宣传,宣传范围不够大,其影响力也受到影响。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校官方了解,很多学生想参加找不到合适的渠道。

同时阳光助残志形式过于单一,参与活动的大学生目的大多以“锻炼自己、关心他人为主”,学校等也可通过其他办法调动志愿者积极性。
          (三)对志愿者的激励及保障措施、组织制度有待完善提高
        大多数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出于锻炼自己以及对心智障碍儿童内心的同情。也有的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被心智障碍儿童惊吓甚至误伤。志愿服务并没有真正注意到被服务者的需要,服务片面,流于形式。参加过程中未能提前计划准备,无组织无纪律,服务质量不高,帮助效果不明显。
                四、探究大学生阳光助残路径方法
         (一)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
        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知识与实践能力开展志愿服务之前集中进行相关技能才艺的培训与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通过相关选修课来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及自身素质。同时对于参与的志愿者需要进行相关术语、道德思想素养的学习。从心理上接受心智障碍儿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小游戏)将自己代入其中,这样才会使得志愿服务有意义。
         (二)拓宽志愿服务相关参与渠道。
        很多大学生是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但是找不到相关渠道。很多志愿服务都是以官方渠道为主有地域及人数问题。除了地域问题,还可能存在自身条件限制。通过学校及类似于“美好家园”民间组织的帮助,也是好的选择。学校在节日时期开设相关主题活动,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大学生的个人专业特长,我们可以邀请艺术学院的学生一起区开展志愿服务,教“美好家园”的孩子画画等,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的同时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可加入“支教”形式,鼓励大学生投身志愿活动中去。
         (三)加强阳光助残活动宣传力度
        增强社会大众的认可度。虽然现在社会对于大龄心智障碍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对这类人群带有有色眼镜,害怕、甚至恐慌也会成为志愿活动的阻碍。高校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宣传的同时,政府也需采取相应的宣传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高校可以借助学校官方qq、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目、社团活动等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宣传,邀请学校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帮忙负责宣传报道、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帮忙拍摄、记录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开展活动的时候,由学校邀请“美好家园”孩子们到校演出,给与孩子们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这对于他们也会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帮助,与此同时,也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心智障碍人士这个社会群体。
         (四)完善志愿管理的制度,增加对志愿者的保障措施
        在开展具体的志愿服务之前,领队老师或学生干部提前做好相关工作的安排,分组进行,具体到同学。可以进行一对一志愿服务,每名同学负责一名心智障碍儿童。将部门职能化、小组化(活动组、新采组、组织组、物资组),平时模拟志愿工作过程,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方案及解决办法,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
        学校应该完善相关志愿的组织制度,对一些较好的可以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给与人员和经费上的支持,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志愿服务内容,通过自己的专业特长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校团委和校党校共同牵头,发挥优秀团员和党员你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各二级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结论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是以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某项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的管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比较多。现阶段我国许许多多大学生已经积极投身到阳光助残志愿服务中去,他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不断地奉献自己,不断地为志愿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以后的志愿者发展中,探究大学生参与阳光助残的方法和路径研究一定会成为重点议题。
“2019年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2019SJJPA3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