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文物保护工作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江英荣
[导读]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位于汉江上游南岸。
        江英荣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文物管理所 442714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位于汉江上游南岸。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详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十大避暑胜地。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武当山62处文物古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武当山庙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游览观光文物古迹已是人民精神追求的需要。加强文物工作,不仅可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文物不仅只是实物,更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存在。文物保护,对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了较好作用。下面具体介绍武当山文物保护工作的措施:
        一、健全相关法制体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办法》等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湖北省政府相继制定并颁布了《湖北省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湖北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武当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十堰市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条例》等法规,为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法律武器。
        二、注重古建筑的本体保护
        对确实存在严重险情的古建筑,组织实施抢救性文物保护工程。

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实施抢教性文物保护工程,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抢救性维修,使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本体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三、加强文化遗产监测力度
        文物保护管理单位每月定期的对管辖文物点进行防火、防盗、防虫、防腐、防风化、防破坏、防自然灾害等全方位的检查,认真做好遗产监测巡查记录。并将高、精、尖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运用在对文化遗产的管理中,除了人为的监督外,用客观机器进行全程监控,用数据分析说明问题,更直观有效。
        四、加强周边环境治理
        大力清理不规范的构筑物。对古建筑群周边的农户和古神道沿线农户,实施搬迁工程。对文物周边和古神道沿线的商铺,本着不干扰文物和不妨碍观瞻的原则,实施改造工程,确保文物周边环境风貌的协调性。并推进环卫保洁,对武当山金顶和各文物景点的环境卫生及时进行清洁,确保了文物内部和外围环境风貌。
        五、提高游客管理水平
        通过设置浮动的门票价格,来控制游客数量。限制游客数量,并且以提高票价来弥补保护的开支。将收入用于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循环的发展模式。并对景区内的基础性设施进行整顿。通过在必要的路段设置少量的摊点,提供必要性的基础服务,如住宿、餐饮等,减少商品类售卖,把特产、纪念品等放置景区入口的商业街区,并进行严格监督管理。既要为游客提供便利,又不能破坏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地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但往往在开发中太过重于经济利益而轻保护,不当和过度开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种种不可挽回的破坏。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对于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是使遗产生存进而传承的一种手段。仅仅对文化遗产本身进行开发,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化遗产的本身的开发,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破坏。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传承,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使得文化遗产得以保持永久的魅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