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150086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为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于神经内科中选取74例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偏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74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将常规疗法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20例、2例,反观对照组分别为13例、17例、7例,对比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针灸康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情况。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治疗;针灸;神经功能;应用效果
前言: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病症,同时属于急性病症,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据调查研究来看,大多数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后会有明显的偏瘫情况,会严重拉低患者生命质量,并加剧对家庭的负担[1]。目前,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各种药物并配合康复治疗来改善神经功能,从而达到缓解偏瘫的效果。据临床研究,中医针灸疗法能够为偏瘫的改善提供重要帮助,本次对照实验中,便探究了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中共选取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偏瘫,于2020年5月至12月入组参与实验;据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组标准: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功能异常、不语、运动功能异常等情况;经MRI检查后确诊;家属同意患者入组参与实验并已在相关同意书中签字。同时不存在以下不可入组情况:脑卒中病史;重度昏迷;偏瘫病史。入组后,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研究对象中包括45例男性患者和29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59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68.63±3.34)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应用营养神经药物、疏通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并需配合丹红注射液,对此需选取由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准字号为Z20026866的丹红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30mL,选择静脉滴注给药;还需选取准字号为H2005083,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长春西汀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0mg,给药方法同上。
观察组患者需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选用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重点对患侧三阴交、双侧内关、百会、印堂、上星等主要穴位;若患者情况比较特殊的软瘫患者,需对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手三里、臂濡、合谷、曲池、扶突等穴位进行针刺;而对于肢体可以伸不可屈的情况,需重点对内关、合谷、尺泽、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次在35~40min左右,需连续治疗24d。
1.3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有效率和NIHSS评分、ADL评分。
NIHSS评分为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可评估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最高3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ADL评分为日常生活评定量表,最高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优[2]。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由表1来看,应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NIHSS评分、ADL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对比(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改善,其中应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其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偏瘫是临床常见病症,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中医范畴汇总,急性脑梗死为“中风”,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特点,而且也会给患者身体造成较为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如常见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3]。常规疗法中主要通过药液注射治疗,但效果不佳,本次实验中,重点探究了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从实验结果中表1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4.59%,反观对照组81.08%,对比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偏瘫的形成主要因肝肾不足、脾气亏虚而导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围绕“清热化痰熄风”、“活血祛痰通络”为主进行治疗[4]。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能够通过对针刺来刺激穴位,进而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损伤,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如实验结果中表2来看,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分别为(6.28±2.02)分、(74.09±10.56)分,较之对照组(11.28±3.18)分、(61.85±10.41)分,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更优,(P<0.05)。
通过本次实验分析可见,给予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神经缺损情况,对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预后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品操,杨立,唐芳,刘卫国.靳三针疗法联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46(03):235-239.
[2]李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4):645-647.
[3]樊梦,姜艳,荆莉,沈延艳.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enumbra取栓术后NIHSS及mRS评分的影响[J/OL].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3[2021-03-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227.R.20210317.1352.032.html.
[4]武玉红.中药封包联合推拿点穴治疗脑梗死偏瘫对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实用姓名:侯林萍??性别?:??女??籍贯:?辽宁??民族:汉?出生年月:1963.3.25
学位:?本??职称: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康复,针灸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
电话:15204666857
快递地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第四住院部康复科
邮编:150086中医药杂志,2021,37(03):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