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雯靖
昌吉州图书馆 新疆 昌吉831100
摘要: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不断完善和普及的信息技术,使人们进入全新时期。然而,对于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无法进行很好满足,这就引发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由此看来,有必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变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使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信息时代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改变,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改变
引言:我国拥有十分广泛有且丰富的图书资料,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还形成非常珍贵的资料,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管理图书资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不能积极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更不能满足人们获取和阅读图书资料的需求。因此,为了更有效管理图书资料,就要对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
一、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新时代图书的发展,为了更好管理图书资料,就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传统图书管理模式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具体分析相关问题:
(一)管理方法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在过去,人们通常会选择馆藏型管理模式管理图书资料。在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保存和管理图书资料,与此同时,对图书进行保养和维护也需要耗费更多物力和财力。馆藏型图书管理方法具有明显不足,静态性特征使其无法帮助更多人查阅书籍和资料。应用馆藏型管理模式的图书馆提供的书籍和信息具有单一性,还限制了开放时间,对于传播图书没有任何积极作用[1]。
(二)图书资料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程度较低
静止性是传统纸质图书资料的明显特点,因为每种图书资料数量极其有限,当书籍被借走之后,往往会对他人正常阅读图书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将图书资料的共享程度降低,部分热门图书资料的竞争性比较强。图书资料的固定性使其更新速度相比网络图书资料较慢。
(三)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低
对于传统图书管理人员而言,对其知识技能没有过高要求,他们只需要在管理图书过程中,兼顾对自己业务能力进行提高就足够。然而,由于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水平,这就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诀具备较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图书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获得较强的综合成效。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导致很多传统图书管理人员对新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降低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2]。
(四)不能统一的两种文献载体管理方式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电子图书应运而生,并且得到广泛普及,促进图书管理呈现出不同表现方式,因为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间的管理载体及方式具有极大差异性,因此统一管理难度比较大,也不具备统一性,这就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除此之外,没有一个清晰的管理流程,从而导致管理图书的效率和效果比较低。
二、网络环境下改变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方法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必然会阻碍图书管理,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改变图书管理模式,接下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图书管理方法的创新和改变
为了更好的进行图书管理建设,就要对传统图书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变和创新。使图书管理模式能够适应网络化发展需求。
将更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图书管理中,促进图书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将统一标准的图书资料数据库构建起来,可以对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进行规范,也能对网络化发展要求进行满足。图书资料数据库的不断完善,能够使图书馆自身信息储存量得到增强,将相应服务提供给用户,促进信息资源的更新。对于各地区图书馆而言,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与政府的合作关系,确保获得人力、物力、财力的充足,借助计算机技术,促进图书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升级,数据库的构建,可以拓宽读者文献资料的范围,丰富文献数量,使其资源服务达到更深层次[3]。
在图书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尽管不需要考虑防虫、防火等问题,却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由于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这就大幅度降低网络安全。一旦遭遇病毒、黑客入侵,就会损坏图书资料。因此,图书管理人员有必要将相应安全防护系统软件安装在计算机中,还要定期检查网络安全,运用数字加密、防火墙等技术提高图书管理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二)提高图书资料的共享性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利用网络,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查找所需内容,从而更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在图书资料共享模式的发展下,图书管理部门正逐渐被替代,一方面能够降低图书管理人员的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在建设图书馆系统化网络化过程中,需要对公共网络平台的图书资料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公共平台与图书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提高建设地方局域网系统的建设力度,促进数据共享成效的最大发挥,为建设全球化数据共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积极吸纳更多人才,使其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对图书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将针对性强的服务提供给广大读者[4]。
(三)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图书馆的长远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图书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必须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为了促进图书馆进一步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年轻化专业管理人才,将有力的人才优势创造出来,彻底改变原有工作模式,组织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管理法规制度,然后以读者需求为基础,为其开展相关资料的阅读给与指导,从而解决读者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以最快速度确定下读者所需书的位置。
(四)应用智能化网络信息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且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图书资料管理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促进其管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这样就能够极大方便管理人员查找和分析图书数据。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对图书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对数据库文件的管理程度,及时有效管理具有繁多内容的图书资料。将网络图书目录构建起来,能够提高读者查找所需资料的速度[5]。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更好管理图书资料的目标。为了使人们能够及时高效了解相关文献信息,能够将更加便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提供给读者,就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图书管理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积极改变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图书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王菲.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与优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1):115-116+140.
[2]周萍.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5):153-156.
[3]孟艳,裴丰庭.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再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08):138-140.
[4]鹿蕾.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0):149-150+153.
[5]邓玉芳.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