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秋兰
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文明礼让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农村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知识能力和思想品质素养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且自我情绪控制力较弱,容易出现文明礼仪不规范问题现象。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加强教育感染,对于学生良好行为意识习惯培养和养成教育提高意义重大。为此,本文展开加强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并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农村;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引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对于身心健康成长以及积极向上校风、班风创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生活和学习中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现象影响。因此极容易出现自我约束力缺乏,行为举止不规范问题现象。
尤其一些农村留守学生会有课堂学习不专心、课下举止不文明问题现象出现。不但影响了自己正常学习生活,对其他学生学习生活也造成干扰,对班级良好学习风气营造以及正常班级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主要研究课题。我国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一直感染激励着每个中华儿女,经典国学思想更是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灵。因此班主任教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及时走进农村学生内心世界,通过潜移默化渗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更加符合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理念。
一、创设传统文化氛围 潜移默化感染
班主任教师要运用班级文化创设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感染熏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文明礼仪教育渗透。通过班级画展、论坛等形式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深入体验中感受祖国优秀历史文化,对人类历史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无比自豪,感受到作为中国人是多么幸运。进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应该把更多精力用在关心集体、文明礼让上的意识观念,主动纠正自身不良文明礼仪。此外,为提高感染熏陶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时机课向学生介绍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使他们在古人一段段礼让佳话中受到深深感触,进而激发效仿意识。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班主任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体现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先进文化内容挖掘再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完善提高文明礼仪。同时班级可以把文明礼仪规范教育活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诵读文化经典序列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比如每天晨读体现自律精神的经典诗词,不但可以增强传统文化感受体验,而且在诵读同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遵守礼仪的内涵,潜移默化起到促进良好文明礼仪发展提高作用。
二、典型案例示范 深化教育培养
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要抓住恰当时机因势利导、巧妙激发,使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得到深化要善于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把其中蕴含深刻教育意义的典故案例加以引申放大。通过富有情境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使他们在厚重的文化气息中,认识到自身不良文明礼仪对他人对集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在内心产生无形改进提高前进动力,有意识改正不良文明礼仪,融入到正常学习生活中。比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爱国、爱家以及文明礼让、乐于助人的经典传统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放大扩展,把文字中蕴含的深厚育人哲理挖掘提炼出来。并给自己确立学习发展目标,从而在不断完善提高中促进良好文明礼仪养成。
此外,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传统民俗和体现农村传统文化色彩活动,增强农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育。在活动参与中加深对先烈和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的崇高人物精神品质的了解,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无限正能量,并感到无上光荣,进一步提升对集体无比热爱之情。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把我国历史和近现代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历经险阻终于战胜外敌侵略和残酷自然灾害的历史事件,制作成图片和文字介绍展板,粘贴在班级教室墙壁或是班级走廊,便于学生随时观看阅读,真正起到无时无刻不感染教育的重要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被一种无形的强大文化气息所感染,内心产生强烈集体主义感,进而潜移默化促进良好文明礼仪形成发展。
三、鼓励经典阅读 提升内涵修养
良好的文明礼仪养成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内涵和文化修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学经典蕴含了博大精深礼让精髓。教师鼓励初中学生展开经典阅读,不但使学生更加透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可以起到完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作用。在古代儒学经典中体会文明礼让在推动民族素养中所起的突出作用,并在为人处世之道阅读了解中感悟文明礼仪的实质精髓,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实现良好的文明礼仪渗透培养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只有充分了解农村教育资源现状,创设传统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感染,通过典型案例示范深化礼仪养成教育效果,通过经典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学生内涵修养。才能使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净化,实现理想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巧云.怎样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班级管理.教学与管理,2007.
[2] 荣骏炎.试论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无锡市东林书院管理中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