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马部字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向晓萱
[导读] 东汉时期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向晓萱
        三峡大学   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东汉时期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可以通过研读《说文解字》探究到古人的文化与物质生活。其中马部字数量较多,体现了马在古代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马部字大致上可分为描述马的特征、反映马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与马有关的动物名称三个大类。本文通过对马部字进行分类,探究不同类别马部字反映的信息。
        关键词:《说文解字》;马部字;人类活动
        
        
        Abstract: ShuoWen JieZi, compiled by Xu Sh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first Chinese Dictionary arranged according to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We can explore the culture and material life of the ancients by studying Shuowen Jiezi. Among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dictionary, the number of Chinese character with component of Ma is more, which reflects the indispensable position of horse in ancient human society. Chinese character with component of Ma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rses, reflecting the role of horses in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names of animals related to hors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horse part characters,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reflect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Chinese character with component of Ma.
        Keywords: Shuowen Jiezi; Chinese character with component of Ma; Human activity
        
        
        《说文解字》由东汉时期许慎历时二十一年编撰而成,被认为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因此,研读《说文解字》,可以探究到古人的文化与物质生活。
        “马”字从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存在,甲骨文中的“马”描绘的是一匹马的样貌:长脸大眼,鬃毛飞扬,有蹄子和长毛尾巴。后来经历金文、小篆、隶书的演变,基本确定了这个字的形态。《三字经》有云:“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马在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战争、农业耕作、食用等方面都占有一席之地。其实从“马”字的悠久历史上可以看出,马很早就进入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图即可反映“马”字的历史演变:
       
        《说文解字》的内容按部首编排汉字,其中“马”部字共有115个,包括重文字8个,新附字5个。而在此书中,“羊”部字仅有26个,“牛”部字仅有45个。“马”部字的数量繁多更体现了马在古代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解释马称:“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玉篇·马部》有云:“马,武兽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称:“怒也。武也。——以叠韵为训。亦门闻也,户?也之例也。释名曰,大司马。马,武也。大揔武事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古,籀文皆以彡象髦。石建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誤書馬字。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莫下切。古音在五部。凡馬之屬皆从馬。”
        《说文解字》中“马”部的字,意义不仅限于描述马,还包括了与马相关的人类活动、与马有关的其他动物等。本文将对《说文解字》中收录的“马”部字做一个归纳总结。有一些字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也无法用输入法输入的。可输入的“马”部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马的外形特征:
这一部分中,汉字包括“骐”“骊”“駽”“驳”“馼”“驖”“騩”“駰”“騢”“骓”“骢”“駹”“骠”“駓”“馵”“馰”“驠”“驒”“驈”“骝”“騧”“骆”“驔”“騽”“駜”“駫”“騯”“骞”“馶”“骄”“騋”等。以上这些字还可以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类:
(1)对马整体毛色的描述:

        《诗经·鲁颂·駉》有云: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其中出现了马的多种毛色特征描述,可见古人对马的毛色描述的固定词语源远流长,反映了古人在这方面较为完善的审美体系。
        
        (3)马的其他外形特征:

        以上大部分与马的特征有关的字都与“相马”有关。马在古代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相马的标准也逐渐完善。韩愈在《马说》中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文学作品中就可见相马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3、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马部字:
驀    上马。
騑    又叫驂马,驾在车辕两边的马。
骈    一辆车并排驾两匹马。
驂    独辕车驾的三匹马。
驷    一辆车所驾的四匹马。
驸    加副车的马。
驾    马套在车轭中。
骑    跨在马上。
騷    骚扰,另一意义是刷马。
馽    绊住马脚。
駘    马嚼子脱落。
騶    马厩中驾驭马的人。
驛    驿站的马骑。
馹    驿站的传车。
驣    传递文书的车。
驩、驗    马名。
        从这十九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马部字中可以看出,马在古代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战争等,展示了马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的多个方面的作用。

        4、与马有关的动物名称:
駮    兽名,样子像马,锯齿,吃虎豹。
駃    駃騠,以马为父,以驴为母,杂交所生的骡崽。
騠    駃騠。
驘    以驴为父,以马为母,杂交所生的骡崽。
驢    像马,有长耳朵。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通过研究文字,可以一窥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本文通过将《说文解字》中马部字分类分析的方式,进行对马部字的探究,了解马与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对字义的划分,可以看出马在古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了作用。同时,汉字也会将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生活保留下来,流传百代。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曹佃欣.《说文解字》动物名词研究.文教资料,2018
[3]李惠.《说文解字》马部字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