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熙滢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一系
摘要: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眼泪是他们宣泄情绪的最佳方法,可同样都是泪水,却代表着幼儿不同的态度体验,也暗示着他们不同的心理活动。这时,我们教师该如何应对?才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最好的呵护。了解幼儿的眼泪,体会其内心感受,才能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
【关键词】: 幼儿眼泪、情绪、心理活动、不同类型、策略
一、不同类型及策略
由于每人的遗传因素不同,所处的生活与所受的教育不同,就使人的心理活动带有主体自身的特点,表现出各人的不同特点,就形成了人的个性差异。然而正是因为有个性差异的原因,幼儿的眼泪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一)悲伤型
纪录:星期一,在家待了两天,孩子们的情绪又有些低落。不过,大多数幼儿都是在老师的安慰后逐渐平息了,只有向可昕小朋友,总是有一种止不住的悲伤,一直不消停的哭。最好气又好笑的是,只要来一位送其他幼儿的家长来,他就会马上跑上前去拉着人家的手,哭着求:“老师,你带我到妈妈那里去,好不好嘛?”一不留神,他还会跑出去追赶已经走了的家人。关键在于,周围的孩子也烦了,有的故意跟着他学:“呜呜……”、有的干脆大喊:“不要哭了!”
分析:在上幼儿园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长,所以对家长产生了过度依恋情绪,除了自己家里人不想认识、面对任何一个人或事,甚至不想保护自己。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当与熟悉的环境和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产生了过度的分离性焦虑,变的紧张、恐惧,所以才让其产生这种悲伤的弥漫性心境状态。准确地说,他的心里根本没有老师和同学的位置。
对策:给孩子一段慢慢适应的时间,因为这是一种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想办法找一些能让他引起兴趣转移其注意力的话题或事情,尽量给其更多的关怀和爱,让他产生一种依恋的转移。创造机会,让他体会成功、体会快乐,并试着接受老师、同学。
(二)遮掩型
纪录:晨间活动的时候,黄楚瑶小朋友对一种圆形的玩具很感兴趣,于是,她找了一个篮子开始收集。陆强也在玩相同的玩具,但好像已经有所警觉,当黄楚瑶二话不说,开始抢夺他手里玩具的时候,周邦诚紧紧的将玩具捏在手里,放到了桌子底下。抢夺没有成功,一向比较蛮横的黄楚瑶发怒了,双脸涨红,以惊人的速度将周邦诚推倒在地上。这时,我走了过去,地上的周邦诚还来得及反应,毛一亭已经开始大哭。
分析:为了遮掩自己的错误,采用“恶人先告状”的办法,部分幼儿都会像黄楚瑶一样选择哭泣。她心中的道德判断,其实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她不想面对错误,更不想面对老师这个“权威人物”的批评,所以宁愿选择哭泣。这样的孩子一般各方面能力和自尊心都很强,通常在家里家长比较溺爱,只要一哭,所有的要求都能满足、所有的错误也能得到原谅,因此,他们已经将眼泪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对策:在保护幼儿想遮掩的心的同时,一定要让他懂得眼泪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获得原谅,只有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得到谅解。并告诉孩子这种时候应该怎样采用商量、对换等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抢夺,更不是哭泣。
(三)安抚型
纪录:内向的小女孩罗曼宁,平时不怎么说话,老师主动和她说话,她也不怎么答理,只是笑一笑就走开了。一天,户外活动的时候,平时很小心的她走路不慎摔了一跤。摔倒的地方是平地,估计不会很痛,若换了别的孩子,应该马上爬起来又迫不及待玩去了,可罗曼宁却伤心地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周围几个班上的孩子把她扶起来,带到了老师那里。
分析:像罗曼宁这样内向的孩子,心理上十分敏感,洞察一切,但却从不表达。平时,若是她想来接近老师,也不会有所行动,因为她的心一般难以向别人敞开。这种时候,明明不会很痛,却要大哭,是因为她想得到一种的心理上安慰和满足,希望得到同学、特别是老师的爱。
对策:把握这一和孩子相处最佳时刻,通过动作(拥抱、牵手、亲吻等)、语言(鼓励、安慰等)来表达老师对她的爱,说说她感兴趣的事,做做她喜欢的游戏。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之后,会变得快乐、自信、开朗。
(四)委屈型
纪录:赵天翔是小四班最小的也是最调皮的男孩,虽然性格有些执拗,但很可爱。一天下午,孩子们刚午睡起床,赵天翔就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睡觉乖,你发一颗糖给我”。不一会儿,保育员阿姨来了,说赵天翔表现的得并不好,在床上爬来爬去的,很久都没睡着。赵天翔不高兴了,低着头,坐在坐位上翘起了“小猪嘴”。发糖的时候到了,因为没有安静睡觉,赵天翔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糖,闷了几秒钟之后,屁股几甩甩就坐到了地上。我走过去想把他扶起来,可他一下子窜到我怀里的大哭起来。
分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孩子会有愿望的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因为意志力相对薄弱的问题,所以一时之间难以完成。虽然在老师眼里表现得不太好,可是他觉得自己确实努力过了,因此,当没得到糖的时候,他哭得很委屈。因为委屈,所以才会找老师这个温暖的怀抱释放。
对策:虽然委屈,但老师不能降低奖励的标准来迎合幼儿,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这种孩子太聪明了,一旦妥协一次他就会变本加厉的有下次、下下次,这样,奖励意义将会失去。可以先采用其他评价角度来奖励他,让其稳定情绪。然后告诉他怎样做才能得到糖?下次他就会有一个评价标准,并通过努力得到他所要的奖励。
(五)痛苦型
纪录:下午,游戏课后,孩子们玩起了滑滑梯,由于速度太快,李浩被其他孩子碰到了。孩子们立即跑过来七嘴八舌的向我报告,我冲过去将他抱起的时候,看见他的手只有一点小擦伤,可是李浩脸色却显得有些苍白,而且好几秒种的紧张抽泣后撕心裂肺的哭声才随之而来。送到医院的路上,李浩在我的安慰、鼓励下,虽然强忍着,但还是眼泪直流。
分析:俗话说:“戏娃不装病”,幼儿丝毫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当他们真正疼、真正痛时,我们应该会马上感受到的。前面几种类型,一般只要老师处理得当的话,他们的眼泪不会太多。但是,像遇到这种受伤的情况,他们的痛苦往往会很浓烈、很持久。再加上要被送往医院,他们心中更是充满了恐惧,非常渴望身边能有人可以依靠。
对策:简单询问本人、周围幼儿,观察受伤地点、部位,冷静分析孩子除了外伤还有可能受伤的部位,做好最简单的伤口处理后,迅速送往医院治疗。在送往途中,要不断的安慰幼儿、给他们加油鼓劲,并立即通知幼儿家长,因为这时候除了老师,幼儿更想依靠的是家里的亲人。
除了上述几种典型类型外,幼儿眼泪还伴随着其他不良情绪,比如:厌恶、颓废、抑郁等。
二、应对幼儿眼泪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无论什么类型的眼泪,都是幼儿情绪的一种宣泄,那么就让他们哭吧!不要对孩子说“不准哭”“闭嘴”之类的话。心理学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压抑情绪会影响食欲,造成体重下降、精神不佳,导致消极情绪增多;长期情绪压抑容易得溃疡病和各自慢性炎症,产生诸如抑郁症、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接纳、理解、关爱的气氛中让幼儿的情绪逐渐平息,不能强迫幼儿停止哭泣。
2、记住,孩子在哭泣的时候走向你或者你走向他都将产生一种信赖反应,这样的反应不仅让彼此心贴得更近,而且幼儿还会产生一种安全的感觉。
3、 哭过之后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候,每次情绪释放之后,人的心里都会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更容易接受一些东西。,所以这时,老师有的放矢的帮助幼儿调节心境状态,教给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将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4、不要夸大幼儿的眼泪,也不能忽略幼儿的眼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判断、冷静应对,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做一个睿智的老师。
5、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发生的情况。因为只要听说孩子哭了,家长一般都会很紧张,鉴于孩子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的情况,老师马上给家长交流,会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纲要》指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眼泪虽然主要伴随幼儿的消极情绪,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但只要引导、解决得当,变消极为积极,相信孩子们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 王晓芬 . 由“幼儿园不好,幼儿园不让回家”想到的 . 幼儿教育教师版 . 2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