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游戏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张春萍
[导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质的转变,

        张春萍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不再是传统的“保姆式看护”和“填鸭式教学”,幼儿教育开始注重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语言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幼儿的语言系统刚刚开始发育,良好的语言教育可以为幼儿的学习、交际、娱乐提供基础保障。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在幼儿现有的语言基础上提升幼儿对语言的使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本文针对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语言教学中游戏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游戏教学;应用分析
        幼儿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活泼好动、天性爱玩、对任何新奇事物都充满好奇。新时期的幼儿语言教育教师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让幼儿语言教育实现质的提升。游戏对任何一个幼儿都充满着诱惑力,所以教师可以科学合理的将游戏运用到中班幼儿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既满足幼儿爱玩好动的性格特征,又能有效的实现语言教育,这才是新时期幼儿教育的正确模式。
        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现状
    中班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拼音、基础文字以及简单的儿歌朗诵和故事讲述,相对大班幼儿来说学习任务还是比较轻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书写,带领幼儿认识学习相应的汉字和拼音,有时也会借助多媒体、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工具进行语言教学,游戏教学也会适当的穿插在语言教学课堂中。相较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来说,现阶段的中班语言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转变。但是,优质的教学模式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幼儿的个性特征、跳脱思维以及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水平都在中班语言教学模式的建设和完善中造成了阻碍。应用在语言教学中的游戏单一,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丧失参与兴趣,部分游戏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给与过多的干预,幼儿不能真正自由的投入到游戏教学中,幼儿园也没有完善的语言游戏教学评估制度,这些都让游戏语言教学质量大打折扣[1]。
        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游戏应用策略
        (一)利用游戏创设轻松、有趣的语言教学氛围
    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会帮助幼儿放松身心,以更高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如何创设适宜有效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教师首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导入游戏,这样才能让游戏的实施有意义。其次,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游戏[2]。

比如:在学习“大、小、多、少”这四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和幼儿玩运球游戏,分别准备一些皮球和一些乒乓球,准备一些大篮筐,将每三个幼儿分成一组,接力运球,教师发布口令“运大球一个、运小球一个、运小球多个(这个多不要设置具体数量,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口令教师可以随机发布,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力,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对大小多少有了一定的认知,这时候教师在进行文字教学的时候,幼儿就可以很快的领悟文字的含义。
        (二)结合语言教学内容,开发创新游戏形式
    在中班语言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游戏形式的多元化设计,立足幼儿的好奇心理,让语言游戏始终始终充满新鲜感,以此来保持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搜集筛选适合中班幼儿语言教学的游戏教学资源,然后结合语言教学内容,适当的对已有的游戏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以此来保证语言游戏教学的高效性[3]。比如:教师可以在一些比较热门的动画片中选取合适的游戏片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或者教师也可以将绘画、唱歌、手指谣等内容融合进游戏教学中,以此来丰富中班幼儿的语言教学课堂。
        (三)实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语言教学,合理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新课程改革提出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给予幼儿充足的自我展示、自我探索空间,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这也就要求教师在中班语言游戏教学中要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在游戏设计时要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在课程实施时,教师要尽可能少的干预幼儿的行为和活动,扮演好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在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的同时,引导幼儿实现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四)完善评价教学体系,定期测评游戏化的语言教学效用
    社会形势在不断的变化,幼儿教育的方向和主题也不能一成不变,教育的正确方式就是跟紧社会发展大趋势,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让幼儿教育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正确的基调。游戏化的语言教学是符合当下中班幼儿的发展需要的,但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让游戏语言教学的教育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反思和完善,这就需要幼儿园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对中班语言教学中游戏的应用效果进行全方位的测评,以实现中班语言游戏教学的实时反思和创新,进一步推进优质语言教学的建设进程[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引导和语言能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中班幼儿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幼儿教师要立足于中班幼儿的实际学习需要,将游戏教学有效的融合进语言教学中,为幼儿语言学习创设轻松、适宜的学习氛围,并结合语言教学的具体内容,对游戏进行相应的开发和创新,实现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学的多元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将课堂主体交给幼儿,教师辅助幼儿进行有效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语言教学中的游戏应用进行定期测评,以保证游戏在中班幼儿的语言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进而促进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杜丛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和游戏活动融合策略[J]. 神州, 2019, (10):127-127.
[2]李淑娟.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和游戏活动融合策略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 (20):1-1.
[3]尤秀娟. 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实践性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155-156.
[4]赵静雅.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研究[J]. 河南教育:幼教, 2019, (11):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