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丹
绵阳市少年宫幼儿园本部 四川省绵阳市?621000
摘要: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而幼儿园作为教育的起点,更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受到多方关注。幼儿园教育从原先的学习基础知识,到现在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三到六岁的阶段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接受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园应注重幼儿的健康教育,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拟从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推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引言
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是提出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学习新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兴趣的重要阶段。在新形势下,幼儿园健康教育不应再局限于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进行安全教育,而是要将健康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并且增强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当改进并创新教育方式,在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健康教育认识不充分
当下,大部分幼儿园对于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还只是停留在安全教育和卫生教育的阶段。比如在幼儿园内避免孩子进行危险活动,保障幼儿的安全,不让孩子接触火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学会拨打火警报警电话等等。但是,这样的教育内容是片面的,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健康教育是多方面的,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内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要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使其不易受外界环境而影响,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幼儿园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一些幼儿园老师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的培训,其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曾有数据显示发达地区幼儿园老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的只占20%,而农村地区幼儿园基本没有本科学历教师,并且大部分教师都是临时工,只有少部分教师接受过幼教专业教育,而缺乏专业素养的教师提供的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必定是不能让家长满意的,正如之前所曝光的幼儿园教师虐童、打骂学生等现象,引起舆论哗然,现阶段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无法使家长和孩子得到满足,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还存在着担心,担心教师无法给孩子带来优质的教育,孩子在园内只能接受基本的教育,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多数幼儿园只是通过跳舞或做操的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满足幼儿的兴趣,且该方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但对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明显,由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导致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且加上园内设施不足,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优质健康教育的开展存在一定阻力,同时教师更多的只是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了心理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匮乏需要得到改变。
(四)健康教育资源缺乏
幼儿园在保障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对于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有欠缺,当前的资源只能够满足基本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健康教育的单独开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阻力,一些专业的教材无法提供,专业的老师存在缺口,专门的场地与设施无法配备,孩子只能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对于更高质量的教育需要还无法得到满足,加上幼儿园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教育资源还存在不足,需要得到支持与补充。
二、有效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健康教育资源
要提高对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开展教育。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让幼儿园打造成一个温馨和谐的乐园,使得孩子在健康美丽的环境下接受教育,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要准备更多的教学材料以供教师开展教育,同时培养孩子的兴趣。幼儿园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以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水平,保证给孩子带来最优质的健康教育和体验。
(二)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较低的现状,要寻求改变与创新,首先对在职的幼儿园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幼儿园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做到教育方式的完善与创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延伸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针对还在培养的幼儿园教师,各高等院校要提升教学质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出更加优质幼师人才来满足现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二者互相影响。在身体健康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由于幼儿的心智还未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问题对孩子的影响比身体问题更大,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如今外界环境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变数,心理问题频发,教师要注重孩子的心里状况,及时介入以避免更严重问题的发生,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压能力。
(四)家园合作提升教育质量
现在的教育单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家长更是孩子重要的老师,要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尤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老师和家长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以掌握幼儿更多的信息。教师应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家长也应将孩子在家的表现与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合作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负责在幼儿园监督幼儿的生活习惯,家长则负责在家监督幼儿的生活惯,孩子表现好时要进行鼓励,表现不好时则要及时指正并予以正确引导。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能养成良好习惯,自己动手吃饭,自己穿衣,但回到家中少了老师的监督又恢复了常态,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使孩子真正养成健康的好习惯
(五)创新健康教育的方式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利用有限资源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可以利用园内的多媒体设备给孩子上一堂绘声绘色的健康教育课,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形成一些固有的观念和意识,教师在旁进行指导,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养,还可以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富孩子共同参加活动,使得孩子和家长一起接受健康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六)健康教育与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带来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使孩子接受相关的知识,比如在开展《汽车跑呀跑》这一主题活动时,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小朋友们分别扮演不同的小汽车、行人、以及警察叔叔,让幼儿们学会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等等,这样的形式不仅利用课堂进行了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孩子的兴趣,还让幼儿学会了正确过马路的方式,这种教学活动将知识和心理教育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幼儿园健康教育因为其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长期而有效的努力,使孩子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幼儿园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幼儿老师应当增强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要提升专业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 陈玲丽.浅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C].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06-207.
[2]王喜维.关注幼儿生活,提升幼儿园健康教育质量[J].学周刊,2019,(30):175.
[3]吴桐.浅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