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宋崇君
[导读] 数学一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对象,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深远
        宋崇君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龙会中学,四川内江642463
        摘要:数学一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对象,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深远,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广大数学教师积极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改变,致力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为指引,本文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做了详细的探讨,希望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实践中,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现阶段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能以教师的意志过度干扰学生的想法和行为,注重学生兴趣的开发,提供或者创设各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达成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一、突出学生主体,引领自主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然要充分渗透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新课标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引领学生展开自主学习。高中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面对数学学习也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师就要适当放手,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和支持,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让自身的一切教学工作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在人教版高二数学A版《算法和程序框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带动学生学习的方式,而选择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对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进行优化,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前教师可分享导学课件,结合本课知识目标,准备一些问题和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如把握算法的定义和基本结构。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所遇重难点作集中的讲解,如与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的设计和算法程序的编写。课后复习中引领学生自主反思和总结学习过程,梳理知识点,分享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收获,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以此巩固学生学习效果,便于学生下次做得更好。
        二、善用信息工具,创设生动情境
        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高中数学教师也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工具的价值,在自身教学工作中将其价值充分地挖掘,以信息技术推动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营造良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意义,发展自身的潜力,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开阔学习视野,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讲《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导入一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如过马路恰好遇到红灯,明天是阴天还是晴天,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可以联想到更多的随机事件,活跃学生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信息工具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情境创设,更可以延伸至课外,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课时的有限让师生互动受到局限,那么在课后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在班级群、电子邮件或者是微信中就课堂学生未能明白的问题作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寻求教师指导和建议,拉近师生距离,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三、兼顾理论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教师除了要传达给学生重要的理论知识点以外,更要重视实践活动的融入,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实施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化自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在《随机抽样》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抽签的过程,切身体会抽签法、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优缺点并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学生可以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想法,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也更加深刻。
        四、尊重学生差异,分层设计教学
        另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当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不能够以偏概全,一直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差异予以充分的尊重,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教学,尤其是对于班上的学困生要加强关注,让教育的公平和公正真正体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而扭转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愿意信任、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获得一些改善自身数学学习的方法,进而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以便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工作指导,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主体、兴趣和差异,创新教学方法,引领自主学习,兼顾理论实践,不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班掌印.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化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方法[J].休闲,2020(01):112.
        [2]王小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1):41.
        [3]蒲琦.新课程背景下依据SOLO理论对高中数学导数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1(07):27-28.
        [4]丁涵.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5]任其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7):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