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吉太才让
[导读]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学过程定义为“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
        吉太才让
        青海省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学过程定义为“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呈现出机械化的特点。而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从长远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发展状况,清晰认知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而更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情况对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 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主,敢于灵活变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觉到快乐,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更强。举例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初次接触函数相关的知识,有些学生会对这一陌生的知识产生理解障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中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播放一段关于工厂生产果酱的视频,然后告诉学生函数就像工厂生产一样。函数解析式就是工厂加工的规则,放进去苹果那就会对应生产出苹果酱,每选择一个自变量X就会对应出来一个函数值Y。在果酱工厂中只能投入水果类原料,这就相当于函数中的定义域是有范围的;而果酱机器也只能生产出果酱类的产品,这就相当于值域。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陌生的知识变得熟悉了起来,学生对于函数的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进而产生了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2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需要教师的耐心培养和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促进者,需要以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与抽象知识之间出现的矛盾,构建出具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结,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完成思维的积极转变,进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图形的旋转”为例,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并探索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笔者首先构建具体情境,导入新课,即:钟表的指针、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叶片,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旋转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风车叶片转动的过程描述出来,以此引导他们说出旋转的抽象概念。此外,在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时,笔者构建具体化的操作情境,并请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实验活动,找到旋转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进而归纳出旋转的基本性质。

由此可见,通过教学情境的积极构建,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自主、高效,还能够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科学展开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面对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优秀的学生能够在难题中拔高,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基础性质的题目,从而巩固学习信心。教师在班级内进行分层分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现有成绩以及未来学习潜力,做到科学分层。除此之外,在分层时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不宜过分张扬,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教学可以在教学目标、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相对于自身的进步。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相关的知识时,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先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分辨出二次函数,并能够根据解析式画出函数的图像;对于成绩较好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解析式。通过梯次设置教学目标,帮助班级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4 强化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检验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因此,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难度,同时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从而为学生后续的指导提供必要的基础。深度学习背景下,教师要做好数学作业的布置,按照基础题+拔高题的方式进行设计,基础题主要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了解学生数学基础的掌握情况,拔高题主要是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因此,拔高题的组成,应以涉及到单元知识点的历年中考题为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能力,完成中考题难度的数学知识应用与学习,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目标,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政策,通过运用新兴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贾宏如.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28):147-149.
        [2]曹立民.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