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周玲玲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教学高课堂效率对小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玲玲
        东莞市南城御花苑外国语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教学高课堂效率对小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通过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以外,在课堂上借能多媒体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中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阐述,同时列举了课堂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同时希望在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能对学生的进步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课堂效率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过去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由于我们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据大部分情感比较自我的影响,自制力差,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信心,心理素质较弱化等方面。所以,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首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得到认可。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和母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改善旧式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
        教师带着和蔼可亲的微笑踏上讲台,用一颗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不因成绩的优劣而有所区别。尤其是对待学习上有疑惑的同学,恶劣的态度则会使他们更加地讨厌学习。特别是当这些同学看到教师对待成绩交好的同学时,态度友善,和自身比较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加重厌学情绪,导致恶性循环,成绩则迅速下降。
         2 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勾起学生的灵感从而带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中发自内心的表达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这样既民主又和谐的气氛中加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
        现在有很多的学生有“爱屋及乌”的心理,他喜欢的老师教的课他就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反之不喜欢的教师的课他就少花功夫,甚至厌学、不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学,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导致教师教学有热情,学生学习有激情,在亲切和谐的气氛中,达到教学相长。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在师生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
         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教几加几时,教师用自己的小手指引学生们心算、口算等说9加几等于12以此类推,然后教师发引导,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枯燥的听、读会使他们很不耐烦,而使他们动起来以后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也更乐意去学了。
         2利用实物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上课时使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学,而且不容易忘记,比如在教几加几等计算时,教师让学生自带苹果、香蕉、梨的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跟同学们加起来会等几,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算式,而且直观的教具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除了实物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直观教具,像图片、幻灯片等,也会产生同样效果,直观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数学思维的习惯。
         3 运用游戏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的做些游戏数一数 ,算一算,加一加,凑一凑通过适时地比一比,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在一年级检测中,教师发现在图文计算,学生的成绩特别的好,即使有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算得又快又准确,这就证明算一了游戏、数一数、算一算等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十足。
         4创设语言情景
        美国心理教育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只要有合适的方式给予授课都能有效的掌握知识。在新课程标准深入改进继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创设怎样的数学情景教学,才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让抽像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中去。符合学生的学习条件认识水平,且能快捷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景中能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创造一个有趣味的情景创设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在“0”认识教学中的第一种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时。从小猴子吃桃这一问题创设情境,小猴子来到果园,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子呀?可以用几表示。小猴子看到后嘴很馋,吃掉了2个,这时树上还有几个桃子?用几来表示?吃了之后很甜,小猴子还想吃,又在树上吃了3个,现在树上还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最后小猴子索性把全部都吃完了,现在该用什么来表示数量是多少,从而引出“0”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感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有效地营造课题氛围。
            
三、提高自身素质,注意交流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国家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必须与数学教学本身相结合。改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采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