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谢 艳
[导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之一
        谢艳
        青海省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把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不仅可以让教师不断拓展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入沟通与互动,让学生能够完成既定的数学课程学习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1 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法,教师首先就需要对班集体的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如果教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不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划分,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在开展一个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综合考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是在整体上具有均衡性,每个小组内都有数学成绩好,学习能力强,同时还要具备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高,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学习态度不够好的学生。在一个小组中,要具备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通过优等生来带动学困生和中等生相互学习,让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一般是以5-6个人为一个小组,然后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指定组内的组长和副组长,教师的分组需要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小组成员每位成员的优势,从而促使小组合作能够顺利地展开。也可以通过让小组内成员自行商量,推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在小组成员自行商量完后,教师也要进行考量,确保学生选取出来的组长能够真正的担任其责任。
        2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背景下,数学课堂的氛围比较消极,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大胆地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发挥合作教学法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及其判定》时,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经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提出问题之后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抢答,答对可以积分,看哪个小组得分最多。”学生听到答对可以积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笔者提出问题之后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问题,群策群力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3 做好学生的责任落实和目标设定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学生的责任落实和目标设定工作,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通常情况下,教师要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人员数在2—4个人区间,并且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达到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步的目的。然后,由教师落实小组中不同学生的责任和学习目标,并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会分享学习资源,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例如,教师讲解《因式分解》相关内容时,涉及到运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的内容,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出如下两道因式分解的习题:(1)a2-81;(2)4x3y4-9xy3。接着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围绕上式能否进行下一步的分解加以探讨和分析,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表达出个人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和想法,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4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教学活动
        开展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之前,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得学生在进行合作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相关内容时,首先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带领各个小组的学生围绕几何图形进行讨论,运用手工制作模型的方法,组织学生折叠出长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等不同的几何图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参与到折叠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为学生讲解一些折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深入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这对学生后续的深入学习非常有利。在小组合作的实践中,学生逐渐加深彼此之间的协同合作,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了既定的数学教学目标。
        5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要充分的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和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建芬.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及实践[J].智力,2020(32):104-105.
        [2]蒋霜银.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