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引领发展——刍议初三年级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左 韬
[导读] 初中阶段是培育学生德育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要阶段。
        左韬
        广州市第二中学510040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育学生德育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要阶段。因而,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环节,加强德育素质教学是当前塑造学生优秀人格和品质的积极手段。与此同时,新时代教学方向和目标改进的推动,对现阶段的德育素质教学提出全新的发展特点和要求,教师需要把握德育工作在初三年级的引导作用,通过德育教学的有效渗透,拓展教学新思维,延伸教学新内容,构建现代化的初中德育素质课堂。
关键词:初三年级;德育发展;教学策略
        开展教学德育教育是现代化初中教学的主要趋势之一,利用初中多学科叠加交织的知识体系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初中课程知识的活跃度,提升德育教育渗透的高效性。教师在现阶段初中教学课堂中,应注重落实好德育渗透工作,加强初中德育课堂和方式的创新,逐步完善初中教学课堂体系。文章分析现代初中课堂的特点,探究德育教育与多元学科的高效深度融合,助力现代初中教育的全面性发展。
        一、分析初中引领性德育工作的潜在教学问题
        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面对现当代教学的新要求,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优化和转型。分析当前现在,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并未有效发挥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即许多教师针对德育工作只是停留于简单的口头教学、班会开展等机械化的形式,而浅层的德育工作并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学生发展的领导作用,造成对于学生品德素质教育质量始终不能获得有效性的提升;其次,是在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中缺乏多元性,内容也缺少多样性,在德育工作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度上略显不足,而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的分割,使得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部分教师甚至没有将其列入学生的基本教学体系当中,忽略德育工作的全面引领功能;最后,是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产生距离,许多教师并未在充分把握初三学生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德育工作的体系,造成德育工作与学生发展渐行渐远,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实践落实当中。
        二、探究初中引领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途径
        1、以生活情景引导德育工作具体方向
        初中德育工作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挖掘相应的内容,以引导德育工作具体的开展方向,让学生通过生活情景的问题式引入,确定德育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在学习生活中进行应用实践,既能够促进德育知识的实践巩固,又可以促进学生美好生活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创新改变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创新改变生活”的例子,并在课堂上进行深度分析,而后教师可以举行“创新创意大赛”,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不便之处,或造成生活困扰的物品设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问题”物体进行设计,在构建完善的前期策划案后,小组成员共同着手创新方案的执行实践,而后将创新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


        由此可知,利用生活情景引导初中德育工作的具体方向,可以放大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让学生在情感共融的过程中深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此同时,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可以正确积极地面对初三繁重的学习生活。
        2、以多元实践落实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多元化的实践自然是初中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以课本知识内容传授配合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教学效果,进而激发德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作用。
        比如,教师在《多彩的职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化的社会实践,通过组织“职业体验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拥有接近社会、感受生活的途径,与当地的部门组织和公司等沟通,给予学生职业体验的机会,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实践体验,在促使学生对热爱的职业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体验职业所带来的兴趣和启发,在提高学生职业认知的层面上,树立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发展、回报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念。
        由此可知,针对广州地区学生自信、开朗的主要特点,教师可以在德育工作中积极渗透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突破课本知识的限制,在社会实践中验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德育思想,并利用广泛且深入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构建完备的德育体系和正确的思想意识。
        3、以学科融合深化德育工作充分渗透
        初中学科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将德育教学全方位渗透于初中的每个学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相互造势,达到激发德育教学引领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利用德育教学补充传统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完善初中整体教学体系。
        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不同学科进行德育工作的联动进行,譬如在初中语文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古诗诵读大赛”,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中华经典传统文化,从而既深化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还培育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胆识和勇气;而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定期举行“篮球赛”、“足球赛”等竞赛,放松初三学生紧张压力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由此可知,与初中学科教育间的有效融合是发挥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相关教师也应把握学科之间与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使得德育内容能够更加自然、合乎情理的流露,在加强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正确意识的深入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在初中教学工作中的全方位渗透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之下,学生高效管理与教学的指定要求,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有效途径。初中教师在工作当中,应充分把握德育工作在教学管理中的落实,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方略,同时采用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初中学科的德育元素,立足教学实际情况建构以德育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工作机制,进而加强高效化的班级管理措施,优化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蒲玉红.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谈[J].考试周刊,2021(14):17-18.
[2]王小刚.浅论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1(06):117-118.
[3]王芳蓉.走进学生心灵 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新课程,2021(02):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