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张连坤
[导读] 在新课改影响下,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已逐渐得到普及推广
        张连坤
        广东省高州市泗水镇良村小学  525249
        摘要:在新课改影响下,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已逐渐得到普及推广,但生命教育却有所缺失,鉴于当前小学生的生命意识较为薄弱,许多小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本质,需要进一步丰富德育教育内涵,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德育教育应当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回归生命本真,引导学生探寻生命本质,让学生能够获得宝贵的生命成长历程。本次研究将立足于小学德育教育,从生命教育视角下阐述如何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形成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体系。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生命教育;有机结合;原则;途径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在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一些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系统阐述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卢梭在其教育论著中提到,德育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过上更加自然的生活,受此影响国内外的德育教育开始关注生命本身,并希望通过科学的德育教育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做到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最终展现生命亮点。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若单纯灌输生硬的知识理念,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德育教育要求,因此需要巧妙地将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应变能力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1在德育教育中践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1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小学生素质的基本需求
        小学生以及广大的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大力开展生命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生存技能,使其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只有拥有自信、勇敢品格的人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多变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当代小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是非常复杂的,文化多元化对小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冲击,小学生在开阔视野、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吸收到了一些不健康的消极因素,可能对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产生负面影响[1]。只有通过生命教育才能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实行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生命教育需要一套完善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在生命教育中既要结合小学生特点完成科学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成长技能,也要引导学生更加贴近生活,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真正了解生命教育真谛。
2.2干预与发展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是已经发生危机问题的学生还是身心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都要接受生命教育,对于已经发生危机问题的学生,生命教育应当侧重干预,从而为更好地发展扫清障碍,对于身心健康理想的学生则要侧重发展,发展是最好的预防也是最好的引导,干预与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2.3学校与家庭、社会多方互动
   生命教育并不单纯是学校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助才能有效开展,作为学校需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积极利用自身具备的教育资源,在理论教学、活动实践中落实生命教育[2]。家庭与社会则要积极配合和参与,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2.4自助与互助相结合
        自助指自律、自我引导,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而互助则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友之间鼓励帮助,无论是自助还是互助最终都要让学生掌握应对技能与求援意识,只有自助、互助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才能为学生搭建起更加坚实的发展空间。
3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3.1建设关怀生命的学校德育文化
   精神文化环境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校园的文化、精神、风气等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凸显关怀生命的主题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学校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注重生命关怀教育,将关怀、关爱生命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其次,应当充分挖掘本校的校史资源,提炼出学校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结合时代精神,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奋发向上、自律自强的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不断受到熏陶和激励,增强认同感[3]。
3.2注重家庭合作,倡导家庭教育
         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德育教育阵地不应当局限于学校,而是应当走出校园,走入千家万户,建立学校、家庭合作联动机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互动方式增强家庭的参与度,提高家庭生命教育的能力。作为家长需要培养孩子肯定自己,对缺点不消极、不悲观,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增强自我认同感。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主动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一颗善良温暖的心。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家长需要重视游戏与家庭休闲活动的必要性,学会寓教于乐,让孩子自由玩耍,培养动手能力,启发独立思考能力。
3.3整合社会资源,重视实践体验
        单纯地进行说教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教育效果也差强人意,学生需要在不断的体验实践当中体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目标。利用社会中的优势资源,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例如开展消防安全演练等,让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社会中包含着学校、家庭所不具备的独特的资源条件,这些都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阵地与资源,只有灵活运用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接受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4]。
4结语
        现代社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文化多元化日益明显,人们的观念也愈加开放自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和提升,与此同时也对其身心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一部分小学生形成对生命价值的错误认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不足,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开展和践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丁建飞,朱慧. 新冠肺炎疫情下生命伦理教育及其研究的概述与反思[J]. 医学与法学,2021(01):96-99.
[2]向继容. 小学德育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的方法与意义分析[J]. 新课程导学,2018(10):96.
[3]左琦. 浅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应用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6):5.
[4]国明.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