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融合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吴俊鸿
[导读] 初中生德育工作是如今初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吴俊鸿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球山中学     514361
        摘要:初中生德育工作是如今初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求培养德育与智育共同发展的优秀初中生。而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大力推进,依托互联网进行教育的智慧课堂大行其道。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呢?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互联网融合在初中德育工作中。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网络时代;应用分析
        网络时代教育智能化已成大势所趋,在智慧教育背景下,许多同学的智育成绩大幅提高,但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拿高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何利用网络,提高德育工作效率,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思的新问题。
1.当今德育工作的困境
1.1只重智育,不重德育
   长期以来,对于智育过于重视而轻视德育的现象始终存在,这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十分不利,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好了,德育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害。德育工作不应该让位于智育工作,更不能被忽视,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缺乏德育,做出了难以挽回的错事,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早年犯错留下一生的污点,毕业后难以被社会接纳,最终碌碌无为。
1.2只约束学生,不重视自身修养
   有的教师虽然清楚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却做不到以身作则,他们也许听过什么叫做严于律己,宽于律人,但落实到自己身上呢,往往就犯了唯我独尊的毛病。为长者尊,为长者讳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认识到错误也不改正。当学生犯错误受老师处罚时,往往心中不服,觉得为什么老师犯错没有后果,自己犯了错却要承担过失,往往是下次还犯。这样的心态如果不得到改正,留到工作中社会上,就是后患无穷。
1.3缺乏德育理论基础
   一些有责任感,有教育激情的教师,虽然乐于开展德育教育,但是缺乏德育教育理论基础,不知道如何开展德育教育,这类教师往往有较高的责任感,教学风格扎实,为人严厉,让学生十分敬畏。但也正是因为敬畏,许多学生不敢与老师交流,许多问题被积压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往往以为没有什么问题,殊不知许多问题已经悄悄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埋下祸根。

例如广受争议的性教育问题,我国一直以来就缺乏正确充分的性教育,有许多专家都认为设置专业的性教育课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因为许多家长谈性色变,导致教师投鼠忌器,才迟迟没有落实性教育,因此没能让青春期的学生建立起对性的正确理解,因此才产生了许多青少年性犯罪现象。
2.利用网络开展德育
2.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钻研毛泽东思想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德育教育的必要措施。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成果,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学习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网络,查看关于两会等重大会议信息,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理解国家发展前途,明晰自己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发挥的作用。阅读《毛泽东选集》,学习革命时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史,培养高尚爱国情感与对革命先烈高尚情操的敬仰。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唯物辩证法,使学生明理懂理。
2.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在网络上寻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例,对其加以分析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文天祥,岳飞等人的爱国精神;蔡伦,毕昇的科学精神;商鞅,诸葛亮的法治精神;季布,曾子的诚信精神等等。在阅读中学习,在感悟中提高,潜移默化,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
2.3教师言传身教,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教师同样要提升自己道德素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证明德育的重要性,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用广博的胸怀接纳学生,让学生看到教师在德育中起到的带头作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在网上学习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在网上发起募捐活动,为贫困山区捐款。学生受到感染,自然就会提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2.4祛除网络糟粕,擦亮眼睛
   网络上鱼龙混杂,有许多有益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学生在上网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网络上对自己发展起到正面作用的部分,做到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对于那些不良诱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对其敬而远之。教师要向学生说明网络上流毒的危害,让学生远离诱惑,正确上网。
结束语: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心智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家庭兴旺,社会和谐,国家复兴作出贡献。只会做题的人是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立德方可立身,一个人只有做好道德建设,才能取信于人,受到集体与社会的信任,一身本领才有用武之地,因此德育教育不应被教育工作者们忽视。利用网络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效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网络德育方兴未艾。
参考文献:
[1]刘明明.网络环境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然性[J].山西青年,2020(05):196.
[2]闵倩.浅谈网络技术下的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17.
[3]龚贞龑.网络对德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探究[J].成才之路,2020(11):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