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柳伟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 浙江丽水321400
摘要:受互联网技术、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等快速普及、运用等构造的网络环境影响,使得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遇到了诸多问题,所以,本文将结合相关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网络环境;德育工作
引言: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也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比如,在网络环境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就遇到了诸多问题,为了保证德育工作开展效果,就必须深入分析、合理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在网络环境中组织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小学班主任可利用网络改善德育工作水平,这有助于学生深度了解德育教育工作,还能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二是,班主任可利用网络途径更好的了解、掌握学生内心的想法、思想观念,从而有目的性的出发,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还能结合学生状况组织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德育教育。三是,网络蕴含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可以使帮助德育教育素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班主任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传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可以使德育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1]
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网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也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可防止学生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帮助。
(二)小学班主任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德育工作遇到的问题
1、小学班主任缺少新鲜的工作理念
研究发现,一些班主任未能正确认识、理解、重视德育工作。还有一些小学班主任则忽略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工作时过于重视文化讲解,让学生片面的认为德育学习无关轻重,所以影响了学生健康思想观念的形成。还有一些班主任缺乏先进的德育教育观念,采用的教学理念、模式缺乏创新性,加之缺少责任意识,便使得德育工作的作用无法发挥。其中原因不乏受传统德育教育理念影响,导致教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所以影响了德育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一些教师并不知道网络环境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忽视了网络是把双刃剑,致使无法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2]
2、学生缺乏正确的网络及健康观念
研究发现,部分学生过度夸大网络功能,片面宣扬网络能解决所有难题,如能够搜集到学习资料、能够找到作业答案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小学生缺乏认知力及经验,特别在网络海量信息及过度消费主义等影响下,使小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负面因素,这严重威胁到了德育工作的开展。所以,班主任必须基于网络环境特征,设计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案加以实施,才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向善发展。
3、网络环境过于复杂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较高,所以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加之国内网络方面的立法并不健全,所以网络环境日趋复杂。虽然,近年来国家正加速健全网络领域的法律制度、提高相关监管能力,并积极开展各项整治活动纠正网络歪风邪气,不过依旧有大量的网络负面信息接触到了小学生,并对其成长产生了误导,所以使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难度逐渐增加。
(三)小学班主任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对策
1、小学班主任要优化德育工作方法
一是,小学班主任要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明确德育工作重要性,积极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强化自我德育能力、丰富德育知识,如“教师要主动学习或参加德育培训,学习全新德育方法,然后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等,设计、落实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案”。二是,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工作,通过沟通掌握学生兴趣爱好等,然后在因材施教原则基础上,有目的性的选用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学。
2、拓展小学班主任德育内容
在德育教学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可利用德育网站、专业书籍等收集德育素材,补充教学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影音图片等形式展示网络心理健康等相关的德育知识;同时,还要在德育内容中纳入网络知识、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学生传授网络技术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服务个人学习,从而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为小学生培养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在德育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为学生培养、改善筛选网络知识的能力,要引导学生使用绿色健康网站,拒绝浏览并举报暴力色情网站。同时,教师要开展德育教学,宣传基本社会道德规则及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意识,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
4、联合家庭,改善道德管理效果
小学生放学后常会在家中上网,此时,班主任要与家长沟通,叮嘱家长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若条件允许,班主任、家长、学生要积极组织三方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及网络的潜在危害;同时,班主任要争取家长配合,积极开展教育工作,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德育思想品质。
比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可主动争取家长配合,管理学生上网行为。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班主任应与家长共建联络机制,保证长效沟通;二是,在家长教育学生时提供技术、思想层面的专业指导,引导家长采用网络形式与学生交流,从而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三是,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状况,并指出不足、提供对策;四是,班主任可与家长、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智能设备开展网络互动交流,通过提前制定互动主题的方式,营造和谐交流氛围,在互动交流中获取必要信息,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3]
结束语: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小学班主任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德育工作时,只有做好网络技术的的合理运用,并积极完善德育模式、更新教育内容等,才能发挥网络技术积极作用,助力学生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陈绣缣.考试周刊.2020(13):159-160
[2]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刘玉莲.中华少年.2020(14):258+260
[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要点及策略[J].何亚萍.新课程.2020(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