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冬
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藕池小学 安徽省淮北市 235100
摘要:在新课改发展背景下,教师应舍弃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探索研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掌握数形结合思维,为将来数学知识学习夯实地基。小学数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较之其他学科略显枯燥,复杂重复的计算消磨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展开教学,本文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数形思想的相关策略,为推动学生数学思想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指导。
关键字: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数形思想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身心发展的影响,求知欲强,思维跳跃灵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数形结合是根据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代数的分析,再通过几何图形,以空间形式数量关系进行巧妙的展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遇到复杂抽象的难题时,学会用图形解决使问题变得简单直观。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引导同学们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白简单,拓宽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
数学的抽象概念和抽象公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而数与形之间的转换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的知识架构当中,小学的教学内容难度不高,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教学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数学运算思维,因此,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必定要建立多种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就是小学数学思想当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
1.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受到年龄、阶段的限制,在面对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学习思维,无法加深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出现抵触的心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难题化繁为简,在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收获成就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自我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快乐做到趣味教学。数的问题可以通过形的方式更简单直观的表达,而形的问题可以通过数的方式演化为具体的数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学习思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计算能力。
2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的策略和方法
2.1以形助数,培养学生从抽象到主观的数形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当中,部分教师仍认为数学教师应通过反复机械化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形成牢固有效的记忆。这种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数学教育要求,学生常常会因为这些枯燥的学习方法而感到厌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对问题的理解出现了误差,因此到了解答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用图形帮助学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根据图形的结构以及位置关系了解数学题目中的含义。
在教学到乘法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很难用语言将乘法这个很抽象的概念讲解清楚,当学生遇到"班级有五把椅子,每把椅子上有4个橘子,那同学们请回答,椅子上总共有几个橘子?"这类问题的时候,由于学生们刚学习乘法,对于乘法理解不够完善,不能够理解问题真正的含义,因此学生会运用原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将所有橘子相加。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例如,教室可以提前准备教具,用彩色的小棒代替橘子,引导学生按照小棒列出同数相加的式:4+4+4+4+4=20然后教师让同学对小棒和算式仔细观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们了解到乘法计算的原始状态,了解乘法真正的内涵。
2.2以数想形,加深学生对于抽象公式的理解
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全都放在了数学知识的灌输上,从而忽视了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使用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对数学公式死记硬背,依靠这种方式学生们背诵的这些知识都是死知识,遇到实际问题时无法做到灵活自如的应用,而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对抽象公式的理解,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其中内涵,从而做到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自如,并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当教师教授到正方形周长公式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正方形的具体形状,从而辅助学生了解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内在含义。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正方形的教学道具或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正方形图形,再向学生提问:"老师想要知道手中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呢?"学生就会使用过去学过的知识给出答案,例如,用格尺来测量一下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再将它依次相加。然后教师可以再次让学生们对正方形进行仔细的观察找出正方形的特点,与学生一起用格尺,测量正方形的边长,再让同学们对4条边长进行相加,得出结论正方形每条边的边长都相等并适时的引入乘法,为学生们展示正方形周长的第二种算法, 边长×4,教师在教学数学公式时,通过"以数想形",将数学公式转变得更加形式化,逐渐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依据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展开针对性的模块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课下时间充分反复的进行计算练习,让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有效增强。通过这种方式,让原本抽象化的数学公式变得具象化和形象化,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课程标准的不断开展,结合时代新需求教师应及时舍弃传统教学的固有模板,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为学生呈现出教学改革后的新型课堂。成分发挥数形结合的特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要结合时代新需求善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为今后的数学学习道路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海宁.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祖国. 2019(08)
[2]李海霞. 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学周刊. 2018(14)
[3]张晓明.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14(33)
[4]汪渭芳. “数形结合”天地宽——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 小学教学参考. 2010(17)
姓名:朱冬冬 出生年月:1987年11月 性别:男 籍贯:安徽淮北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邮编:235100 单位: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藕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