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鹏
山东省滕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277599
摘要:随着教师、教材、教学改革“三教改革”的加速推进,对中职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大力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促进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提出对策。
关键词:三教改革;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提升
从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很多中职学校对此已经给予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甚至对教师在三教改革中的主体作用认识不清醒,直接导致三教改革受到影响,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也比较薄弱,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革,推动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一、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只有大力加强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才能使教师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推动三教改革的过程中,尽管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教材改革,都需要教师的参与,中职专业课教师之间进行合作有利于促进三教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如有的中职学校为了大力推动三教改革,将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而且还采取项目制、责任制、团队化的方式组织实施,使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进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教材改革。
二、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中职学校对强化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视性不足,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师的有效引导,尽管也让中职专业课教师参与到三教改革当中,但更多的是执行,因而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且教师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如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缺乏有效交流,会制约德育教育的深入实施;有的中职学校不注重强化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能力建设的融合性,最主要的就是没有为教师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如针对三教改革如何发挥教师作用缺乏深入的研究,相关的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以及评比表彰活动开展的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打造三教改革“教师团队”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有的中职学校不注重强化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创新性,特别是在打造相关载体和平台方面不够到位,例如不注重引导教师开展针对教材改革的调查研究,教师之间不注重强化教材内容的衔接性、融合性与互动性,相关的资源缺乏共建、共享、共用意识。
三、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
(一)强化对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视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三教改革的根本。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要想大力推动三教改革,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三教改革中发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作用。
从中职学校三教改革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目前已经对教师、教学、教材改革进行了科学设计,而且普遍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并且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注重发挥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参与意识以及参与能力得到了加强,但从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方面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因而,应当深刻认识到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才能大力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最终推动三教改革有效实施。强化合作创新能力建设重视性,也需要对这项工作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如将其纳入中职学校“人才强校”体系当中,切实加强对中职专业课教师的引导,同时还要在构建合作创新方面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突出对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融合性
从根本上来说,三教改革中教师、教学、教材既独立存在,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而在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需要突出三教的融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职学校应当将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上升到战略层面,纳入到“人才强校”体系当中,倾力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推动三教改革的过程中增长才干。这就需要将教师、教学、教材进行有效融合,如在开展中职专业课教师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之外,也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将中职专业课教师分为若干小组,引导他们对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推动教学改革,这对于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中职学校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取得更好成效。
(三)推动对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创新性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三教改革在中职教育领域的全面深入实施,对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实施三教改革来说,教师是根本,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才能推动三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因而,需要不断创新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和培养模式。要根据中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上升到更高层面,进一步强化中职专业课教师的实践锻炼,如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引导中职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和锻炼,在此基础上强化中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共同研究推动中职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推动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创新性,也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实施,如引导中职专业课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组建“对中职专业课教学创客空间”,相互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多学习、多借鉴,同时也可以针对中职专业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同研究解决,以此引领三教改革。
综上所述,随着三教改革在中职学校的深入实施,如何切实发挥教师在三教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是中职学校推动三教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则更具有战略性、持续性和全面性。因而,应当将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纳入到三教改革当中,着眼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措施,重点在强化合作创新能力建设重视性、突出合作创新能力建设融合性、推动合作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而促进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促进三教改革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明山.“三教”改革下中职专业课教师合作创新能力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11):77-78.
[2]曹荣.课程融合:推进中职学校“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江苏教育研究,2020(33):24-27.
[3]赵云峰.中职学校“三教”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8):24-25.
作者简介:侯鹏(1980—)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滕州市,硕士学位,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