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延霄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近些年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随着人们基础生活质量得到满足,我们对于人才思想素质的要求有所提高。因为高校是社会各行业人才培样的中心环节和重点单位,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格外重视。根据现有数据资料,关注“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明确其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思考研究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与创新对策。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前言: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元化思想观念笼罩在高校之中,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更多的疑惑。面对这种状况,高校更要加强对大学生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紧跟时代潮流。高校还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深入性,以思想支配行为,促使高校内部中心思想涌动,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新时代建设。
1.“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1.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现状
在中国在离世界舞台越来越近的今天,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时代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改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和思想,高校对于自身内部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越发多元的时代,高速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信息传递方法,也带来了多种多样可能会误导青年心理的信息。同时,高校需要学会从各种思潮与思想中摸准规律,将辅导员工作、各科教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除此之外,新时代高校内部充斥着从各种途径获得的多元化信息,但这些信息不一定是完全思想正确的。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与感知能力,让高校学生明确时代下的中心政治思想。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业务及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化、高效化地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力资源不足难题,通过建设网站弥补高校组织的影响力不够问题,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性的展现机会。
1.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时代发展下,方法更新与完善的要求,以更创新与更贴近青年人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三全育人"理念提出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更加重视高校内部学生的思想与政治水平。但许多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缺乏专门的思政教育人才,更缺少专门化的思政教育教材,高校学生没有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学习,对于其内容的理解一知半解。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高校在开展"三全育人"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这使得许多高校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产生了厌烦情绪,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不在意,有时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这不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要看到的结果。
2.“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2.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
现阶段社会情绪不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深深影响了真实世界的前进发展,社会想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求一种解决方法,来缓解新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缓慢,需要继续努力推进,特别是在"三全育人"模式理念提出之后。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不同,新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人际间的优势,高校可以在互联网中吸收优秀的理论体系并进行改进升级。同时,因为多元的文化理论充斥了现在的高校,思想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使得社会上许多实际工作没有与时俱进的现实化。
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自发将自身主导的第一课堂教育借助于互联网的表达方式实施,用创新的思维弘扬主旋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育人工作中,高校需要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思想觉悟,开展更加集中化、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教育课堂之外开设实践学时,呼吁全体高校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实践教学。高校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泛化和日常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在日常课程教育中,贯彻中心政治思想。除此之外,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工作实践,用趣味的方法吸引高校核心学生组织成员参与,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高校需要在"三全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信息真假好坏,真正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和正确的政治导向意识。
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其实是处于一种无序的野蛮的生长状态,但在"三全育人"模式提出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拥有了国家制度层面上的目标和管理要求。高校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泛化和日常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在日常课程教育中,贯彻中心政治思想。高校需要在此基础上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强化高校师生的思想,为"三全育人"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创新提供新思路,让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到思想方向。同时,在创新方法的基础上,高校不能放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深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尝试在多元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在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训,提高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认识与新途径,同步加强对具体操作实行案例的分析反思,提高相关教育人员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主动探求"三全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联系。教师需要从理论上说服学生,在实践中感染学生,让高校学生真正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自身发展方向。搭建高校与党支部互联互通交流网络,共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平台。政府要提供给各高校思政工作者与领导人一些学习交流的机会,根据相关高校单位的实践情况,每间隔一段时间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小组讨论和组织建设,为高校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理论资料和指导服务。
2.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业务及发展统一起来,通过建设网站弥补高校组织的影响力不够问题,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性的展现机会。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在未来,各高校必须更加主动探求其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内容,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搭建不同层次的教学平台。高校要在此基础上与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平等地和谐地互动交流。除此之外,高校要尽量使教师群体年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明确学生的喜好,帮助学生完成现行教育的同时补充进行隐性教育,深入研究"三全育人"模式下,国家与社会人才要求的变化,把握思想政治变化的正确方向,凸显课程内容的鲜活性,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3.结语
经济发展是新时代不可扭转的趋势,是现代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于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进步的具体要求。时代带来的改变已经深入高校学生的生活,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尽量适应时代的变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时代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才能保障高校青年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王立荣,雷梦星,周永生.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党政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4(160-161)
[2]吴锆,郭芳.“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J].西部素质教育(山西大学动力工程系),2017(03)19-20+23.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新时代理工科高校“三全育人”理论构建及实践机理研究(GJB142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