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龙程锦
[导读]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龙程锦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战河镇中心完小  674301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强化学生的听力。在上课时,教师要为学生讲授一些音乐知识,让学生对音乐都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古典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在听这些古典音乐时,学生的身心都会沉浸在音乐中,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
        引言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讲述音乐的起源,以及音乐的历史,在这期间,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之后,在为学生播放一些著名乐曲让学生进行欣赏,丰富学生的听觉,通过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小学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能力,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长期下去,学生会形成音乐素养,学生的乐感也会有所提升。
        一、游戏教学
        音乐教学所包含内容很多,其中包括学生的唱功、乐器的弹奏、学生的乐感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心思都不在学习上,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音乐乐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一些乐器的照片,为学生介绍乐器的名称,让学生进行了解,之后在将这些图片全部打乱,让学生根据乐器的样貌找到相对应的名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升。学生一旦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以前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会准备一个磁带,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歌曲,利用录音机播放出来,学生只能凭借感觉以及自己的记忆力,记住歌曲的旋律,学生在听歌曲时,感受不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只顾记忆旋律,这样无法提升学生的乐感,更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使用开放的教学观念,在播放音频的同时,可以配上一些动画,学生在观看动画时,学生会融入到动画中,通过动画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生也能够理解这种情感。教师在播放音频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歌曲中描绘的画面,这样学生就会融入到这种意境中,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乐感,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感受音乐的魅力,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三、强化学生的乐感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前提是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学生在演唱时,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教师可以将讲台改成舞台,利用投影仪为学生营造灯光效果,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舞台的中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合唱,学生在合唱时,会将教室内的氛围代入音乐演唱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演唱效果,学生在合唱时,学生的乐感也会有所提升,在合唱结束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打分,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演唱时,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学生在做这些动作时,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放松,强化学生的乐感,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音乐素养很容易形成,学生也能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四、课堂评价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乐感,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还要考验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便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弹奏,在弹奏时,让学生闭眼感受,学生通过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是那种乐器。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任意一种乐器,来进行弹奏,学生在弹奏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弹奏水平了解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弹奏过程中,学生如果出现弹奏错误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想要知道学生是否掌握这种乐器,可以让学生描绘出这种乐器在弹奏时发出的声音,说出这种乐器主要弹奏什么种类的音乐,以此来进行检测,在学生描述完以后,教师要作出相应的评价,在评价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多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这样有利于形成音乐素养。
        五、教学方式
        以往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本节课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演唱一首歌曲,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就要改变教学方式,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歌曲的旋律,然后教师在为学生介绍这首歌曲中包含的乐器,并对乐器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乐器的功能以及用途,教师在介绍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师身上,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乐器,发现音乐的魅力,有利于音乐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音乐课堂上,穿插一些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教师的教学不要局限于书本,要在书本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一些音乐知识以及音乐内容。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举办一个表演会,让学生轮流上去演唱音乐歌曲,在演唱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参与进去,教师根据学生的唱功以及表达出的情感,进行系统的评价,评价时,语言要以鼓励为主,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音乐的自信,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敏萱.“聆听三步走”对改善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J].文存阅刊,2018(19):59.
  [2]李丹.培养具备音乐耳朵的人:关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聆听[J].中国音乐教育,2018(9):1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