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云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研究强化护士长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医院安全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0
年2月-2021年2月我医院临床护士长20名作为本次观察组,对此期间开展强化护士长风险
管理意识干预;并将最终干预效果与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医院临床护士长20名(常
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士长的护理工作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
力、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管理意识均得到显著提升,且护理期间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不
良事件以及护患纠纷事件均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经计算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在医院安全管理中强化护士长的风险管理意识,可有效提升护士长的护理管理综合能力,
提高医院安全管理效果。
【关键词】医院安全管理;护士长;风险管理意识;影响研究
因近年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提高,导致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而护士长作为医院风险管理中的三级管理层,对医院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护士长直接负责临床护士的工作管理[1],因此需要护士长拥有专业的管理技能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确保医院安全管理质量。所以需要加强临床护士长的临床护理相关安全教育,提升护士长的管理综合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是降低医院护理管理风险的关键[2]。为此,本文中对医院安全管理中开展了强化护士长风险管理意识措施,并将其应用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的观察组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医院临床护士长20名,对照组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临床护士长20名,观察组护士长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39岁,年龄均值在(34.5±1.2)岁;其中包括主管护师13名、职称护师7名;学历水平:本科12名、大专8名;对照组年龄在31岁-39岁之间,年龄均值在(35.0±1.3)岁;所有护士长中包括主管护师12名、职称护师8名;学历水平为本科11名、大专9名,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士长风险管理意识干预:(1)培训学习:
组织护士长定期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学习提升护士长的护理工作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预测筛选方法以及风险管理意识;(2)风险评估:首先对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弊端及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及时分析以往管理中发生的风险事件,通过总结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计划;(3)完备管理制度:护士长要严格按照护理部门风险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岗位,对科室护理部门的护理环节进行详细岗位划分,要根据护士的自身工作能力以及岗位需求合理安排岗位,确保各岗位责任制。(4)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每月由医院安全管理领导组织护士长以及护士进行风险事件分析,针对存在风险管理问题的护士长进行处罚,管理突出者进行奖励;并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发生的风险事件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记录备案,完善所有收集信息,建立健全的风险事件数据库,为以后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以便不断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1.3观察标准
评分对比组间护士长的护理工作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管理意识,评分方式采用调查问卷表进行,各指标评分总分值为10分,指标越好评分越高。同时记录对比两组每月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患纠纷事件。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本次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t/n(%)和x2进行描述检验,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护士长管理能力对比
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护士长最终的护理工作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管理意识均得到显著提升,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占据明显优势,两组指标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png)
3讨论
医院安全管理是确保各大医院日常医疗服务安全性的关键环节,而临床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医院安全管理质量。所以若想提升医院安全管理质量,需要加强临床护士长的护理管理工作能力,使护士长能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风险识别能力,并且要提高护士长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使其在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减少临床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3]。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对临床护士长开展了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干预措施,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该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护士长的培训学习,提升护士长的责任岗位意识以及风险管理意识,并且使护士长能够具备专业的护理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4];通过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准确掌握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计划,确保了临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并根据岗位需求以及护理工作能力进行合理岗位安排,使护理人员能够在自身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5];通过定期组织护士长及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并将其进行全面记录,建立出完善的风险管理数据库,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使患者在医院就医过程中能够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6]。
由上文可知,通过强化护士长的风险管理意识能够进一步提升医院安全管理质量,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疾病治疗不受外在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辛春兰.强化护士长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医院安全管理的影响研究[J].智慧健康,2018,4(17):9-10.
[2]孙锦霞,赵小燕.风险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v.34;No.168(06):85-87.
[3]冯孟怡,尚莉莉,胡学峰.浅谈现代医院的风险管理[J].消费导刊,2020,000(002):142.
[4]王艳丽.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2):174-175.
[5]王永兰.浅谈护士长在确保病患生命安全防范临床护理隐患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010):165-166.
[6]李松梅,李冬梅.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