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对磨牙残冠患者的疗效及美观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王文权
[导读] 目的:针对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性影响做详细探讨
        王文权
        湖北省宜都市陆城王文权口腔诊所   湖北省宜都市  443300
        
        【摘要】目的:针对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性影响做详细探讨,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录治疗的60例磨牙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美塑树脂(HRi)直接修复法,研究组则采取了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磨牙残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性。结果:经各自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1%,研究组则为93.9%;且研究组接受间接法树脂嵌体修复治疗后的牙龈着色、排列评分以及边缘密合性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对磨牙残冠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对显著,且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美观性,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法;美观性;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录治疗的60例磨牙残冠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并按照修复方法平均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美塑树脂(HRi)直接修复法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没关系以及并发症情况。此外,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均在17~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病程均在4~1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均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病程均在3~1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年龄均岁;②患者口腔咬合能力较好;③经医院X线片检查后,患者未出现牙周病变,且牙齿无肿胀、充血及松动情况;④无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
        1.2.2排除标准
        ①患者牙齿松动Ⅰ度;②患有严重牙龈炎症;③牙髓室出现异常;④患有口腔既往病史,不能很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了我院X线光检查,并接受换牙根管治疗2周。
        1.3.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了美塑树脂(HRi)直接修复法治疗,首先将患者患窝洞做涂粘、酸蚀等基础处理,其次将HRi加热到39摄氏度,并将其填充至患牙窝洞处,并采取光照处理方法,持续固化40s。最后,去除掉多余的粘结剂,调整患牙咬合,进行抛光处理。
        1.3.2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治疗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制作并准备好嵌体冠窝洞。患牙洞壁外制成两处小凹陷以防止水平移位,之后去掉薄壁弱尖,多保存牙体组织,用牙体填充物填充于洞壁内倒凹处;
        (2)制作并准备好嵌体。将HRi 加热到39摄氏度后,将其堆塑到后牙制备体窝洞中,堆塑一次持续光照40s,一直持续完成修复光照处理20分钟;
        (3)试戴与调磨处理。对处理好的牙齿进行喷砂、抛光、涂粘以及酸蚀等调磨处理,将HRi加热到50摄氏度后,涂抹修复体表面,进行光照处理,去除掉多余部分,持续处理40s粘到牙体组织上。
        1.4观察指标
        (1)临床修复效果:参照《间接性复合树脂修复体临床指南》,患者入院半年后,进行复查做治疗评估。评估等级分为成功、缺陷、失败三种。其中,成功为:洞缘、修复体衔接良好, 咬合能力良好,且边缘未见缺损,牙体组织、修复体形态的连续性良好等;缺陷为:患牙洞源、修复体衔接存在问题,咬合能力较好,未见明显缺损;失败为:洞缘、修复体间的间隙非常明显,修复体脱落且伴有缺损。
        (2)美观性:参考《口腔修复技术学》设计美观度问卷调查表。评估时间段为术前及术后6个月,评估内容包括:牙龈着色、排列情况以及边缘密合度,评分在0~10分之间。
        (3)并发症:观察并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
        1.5统计学指标
        所有临床数据均采取了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计量资料采取(xˉ±s)表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情况

        治疗前,两组牙龈着色、边缘密合性、排列评分与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相对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磨牙症是导致牙齿出现残冠的主要原因。因为位于下颌 牙列后牙区的第二磨牙,其受力模式复杂且所受合力大,又与第三磨牙紧密相邻,所以极易发生磨牙残冠。HRi为光固化复 合树脂之一,可修复前后牙区域的磨牙残冠,同时可防止牙龈边缘着色、牙龈出血、红肿等,原因在于HRi桩组织相容性与化学性能较为稳定,使用后黏膜组织对其无明显排斥反应,且不会对牙周组织造成炎性细胞浸润。HRi直接修复的优点是分层固化,且修复后效果逼真,很有美感;缺点是填充后易溶解,容易导致牙冠折裂。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对磨牙残冠患者的疗效(93.9%)及美观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8.1%)及相关评分,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本研究提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纳入病例数少有关,未造成并发症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对磨牙残冠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对显著,且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美观性,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育.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治疗磨牙残冠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7):124-127.
        [2]叶鸿.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35-283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105.
        [3]魏振辉,杜原宏,王金海.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2):179-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