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梅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10
【摘要】目的 分析常规超声及超声新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将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本院纳入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行超声新技术诊断的为观察组,实行常规超声的为参照组,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超声诊断,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更高,其可以对肿瘤良恶性进行有效鉴别,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最近几年,其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恶性结节所占比例约为5%,因此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成效以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超声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也越来越高[2]。本文主要分析常规超声及超声新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本院纳入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为26-68岁,年龄均值为(65.11±2.84)岁;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为25-70岁,年龄均值为(64.99±1.75)岁,两组一般资料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不存在内科、外科治疗史;所有患者均可配合临床工作,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患者;排除无法耐受本次检查患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检查。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垫高后颈,对颈部进行充分暴露,使用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对甲状腺及周围组织、淋巴结切面进行检查,对甲状腺峡部及双侧叶进行测量,对其位置、形态、大小、深度、边缘、均匀度、内部回声、是否存在后方回声、结节内钙化等情况进行观察并认真记录。通过彩色多普勒成像对其周围血流分布以及病灶内部情况进行观察。
1.3.2 观察组
该组展开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采取双幅实时技术,选取最佳病灶切面并对患者的呼吸机颈动脉搏动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对超声弹性图和二维灰阶图进行观察,注意观察范围需要大于病灶1.5倍,尽可能避开颈部大血管,同时对结节硬度、周围组织硬度等进行比较分析。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详细记录。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研究资料,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使用百分号(%)描述,行t和x2检验;当组间值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中,其诊断准确率为77.50%,观察组为95.00%,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png)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指患者甲状腺内肿块随着吞咽动作的上下移动,其产生和患者自身免疫、甲状腺退行性病变、新生物以及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其既可单发也可多发,其中甲状腺癌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因为甲状腺结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管是对患者的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则很有可能会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而引起不良后果,所以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对于其后续治疗以及恢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对于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其是一种经皮穿刺活检的引导工具。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其主要表现为结节内囊性无回声区,而在恶性结节中,囊性者会逐渐减少。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检出直径较小的甲状腺实性结节,但是其准确性较差,特别是对于合并弥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因为其甲状腺实质回声会产生一定的弥漫性变化,因此甲状腺小结节特征分辨难度较高,很容易造成误诊现象。最近几年,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对实体肿瘤所进行的诊断中取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肾脏、肝脏等器官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超声弹性呈现能够对结节的软硬度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相比于临床触诊,其准确性更高。当前其在浅表小器官如甲状腺、乳腺中都有着一定应用,特别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其诊断效果获得了肯定。弹性技术是以组织受激励后所产生的应变及相对位移为基础,在计算机后处理后通过彩色信号编码对结节内部彩色信号进行清晰显示,进而对组织内部弹性模量等进行反映的一种技术。甲状腺结节硬度和病理结构息息相关,这主要是因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细胞周围,其存在一定的砂粒体,再加上其周围存在淋巴细胞浸润,所以硬度分级相对较高;对于滤泡癌细胞,其主要以滤泡形态排列,由于滤泡对血管、包膜的侵犯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其分化程度不同,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节硬度分级[4]。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期内滤泡结构中,其胶质成分丰富,经超声弹性成像显示,其硬度相对较小,但对于恶性病变,其结节硬度较高并且胶质显著降低,因此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肿瘤所进行的鉴别中,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超声造影能够对病灶内部微小血管血流灌注进行显示,通过对血流分布以及结节内部血管形成进行分析,能够对结节性质进行有效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中,新生血管有着结构紊乱、形成速度快等特征,会逐渐形成动静脉瘘,因此在超声造影中,其通常以低增强为主要表现;如果新生血管不能充分满足肿瘤浸润,结节内则会产生液化、坏死症状,并以无增强区为主要表现。有学者表示,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其周围及内部血管分布不均会呈现为偏心性分布,且血管会产生迂曲、扩张现象。而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主要表现为周围环绕血流,结节内部血管走形正常,并以周围环形高增强为主要增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相比于超声超声诊断,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更高,其可以对肿瘤良恶性进行有效鉴别,具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而言,超声弹性成像在其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准确率较高。
参考文献:
[1]刘静.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2):101-102.
[2]张晓端, 程艳, 高秋霞,等. 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一站式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 v.29;No.175(3):59-62.
[3]王景梅. 超声波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v.25(18):109+182.
[4]罗俊, 王刚.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 2020, 27(18):219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