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49 例临床分析和长期随访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刘晓青
[导读]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刘晓青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110
        【摘 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个阶段内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于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对照组基础上的外科手术以及呼吸机联合治疗方法,然后通过长期随访工作,针对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其具体情况,进一步有效采取药物和呼吸机治疗联合操作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降低复发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行和应用。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效果
引言
        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个阶段内所收治的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该类治疗手段所呈现出的价值。现针对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选择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个期间内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在36~69岁之间,平均年龄42.6岁,临床上确诊为重症肌无力患者,且排除溃疡和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有29例,对照组患者有2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对比分析的意义。在参与本次研究之前,所有患者对于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都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于研究内容也批准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
         针对该组患者而言,采取的是西医治疗方法,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相关的抗胆碱脂酶类药物溴比斯的明口服:60~ 120mg/次,1d3~4次。同时用极化液联合新斯的明极化液,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一个疗程的时间为7~14d。免疫抑制剂应用口服强的松,每日10mg,以后20mg,30mg,逐渐增加至60~100mg,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之后,进一步维持8~12周。
1.2.2 观察组
         在针对该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外科治疗方法,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辨证论治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分期治疗措施,然后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干预。分期I期:肉眼见完整的包膜,无镜下包膜外侵犯;II期:镜下侵出包膜或肉眼见侵犯纵隔脂肪组织或纵隔胸膜;III期:肉眼见侵犯临近结构(如:心包、大血管或肺);IVa期:胸膜腔播散(胸膜或心包转移);IVb期:淋巴或血行转移,胸腔外播散(以骨转移最为常见)。在手术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是胸腺扩大切除和胸腺瘤切除。胸腺扩大切除包括全部胸腺组织和前纵隔脂肪组织(上至甲状腺下极,下达膈肌,两侧边界为膈神经),胸腺瘤切除是仅仅完整切除肿瘤,未切除全部胸腺组织和前纵隔脂肪组织。然后加用无创呼吸机疗法,详细如下:利用BiPAP呼吸机,对患者施以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对于呼吸的频率进行有效的控制,维持在每分钟12-20次的范围之内,IPAP在10-28cmH2O的范围之内,EPAP在6-9cmH2O的范围之内,氧浓度在30-52%的范围之内,每次治疗3h,每日2次,总共需要治疗2w。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完相对应的治疗之后,有针对性的对比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中治疗总有效率主要分成三个层级,分别是:痊愈:患者所有的症状和体征都明显消失,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停用药物之后,对其进行长期的随访工作,三年以上没有复发的情况。有效: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生命体征有一定的好转,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的恢复和改善,在相关药物减少1/4之后历时一个月以上,并没有复发的情况。无效: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生命体征都没有任何的改善,甚至有恶化的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录入到spss26.0软件中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能够看出,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有十分明显的提高,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只有15例患者有一定的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是75%,观察组的29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有比较明显的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1%,P<0.05。
3. 讨论
         从医学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到,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神经肌肉接头(NMJ)突触后膜上的受体(AcetytylcholineReceptoret,AchR)受损而导致的免疫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特别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疲劳症状,也有比较明显的波动性肌无力症状,患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其症状会有比较明显的加重,休息之后症状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而且呈现出比较典型的晨轻暮重等相关特点。通过相对应的统计,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原因主要体现为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问题以及遗传因素和胸腺异常等相关内容。针对该类疾病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采取联合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患者出现神经以及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而导致该类疾病,这种疾病有比较典型的复发率高,而且进展比较缓慢的特点,在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该类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容易出现疲劳的症状,这种重症肌无力情况是可逆的,通过相对应的休息或者为其提供相对应的抗胆碱脂酶药物手段能够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复发,因此进一步有效采取药物治疗加之呼吸机联合作用的方式,这样才能呈现出应有的治疗效果。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采取多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在药物的基础上实现手术外科治疗和呼吸机联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效规避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行。
4结论
         通过对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分析,能够明显看出,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加之外科手术和呼吸机联合应用的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作用和价值,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切实的提升,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蔚 ,兰红 .重症 肌无力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预 防和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lO(7):157.
[2] 赵红霞.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诱发因素 、抢救及 其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14(20):68―69.
[3] 任 患 民,黄傻,周 志刚,等.重症肌 无力患者骨骼肌 25000蛋 白含量分析[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6(1):58-60.
[4] 李海 峰,孙运 波,丛志强.重症肌无力患者 呼吸衰 竭的早期识别和处理[J].中华急 诊医学杂志,2015,13(5):359―36O.
[5] 李建国,陈瑞,罗惠秀.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机械通气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26(6):364―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