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刘敏*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营养科,湖南 长沙,410013
摘要:本文以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介绍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的内容,针对该方法,笔者认为其有优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PBL)
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是与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学法完全不同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讨论、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1 具体步骤
1.1 教学前的准备
(1)教师制定好教学大纲;(2)教师提前将需要学生讨论的部分以微信群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内容包括病案和要讨论的问题,将学生需要讨论的部分明确告诉学生,使学生在课前能够充分查阅文献、准备讨论内容。
1.2 教学中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然后引出病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将课前查阅文献、PPT制作的内容进行展示,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和总结,使学生能记忆深刻。具体如下: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并分配具体任务。共90分钟,时间分配如下[2,3]:① 导入(8分钟)--教师引入问题;② 分组讨论(25分钟)--小组成员进行病例分析讨论;③ 陈述讨论结果(40分钟)--各小组逐一陈述病情分析结果及解决方案并由教师进行跟随点评;④ 总结(10分钟)--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归纳;⑤ 布置课外作业(2分钟);⑥ 反馈(5分钟)--倾听学生对本节课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式的反馈。
1.3 课后安排
将学生带到临床上见习/实习,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针对某一具体患者进行病史采集、病例书写及诊疗方案的制定等,考核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临床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以病例为引导教学法的优点
2.1 以临床病例为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医学生对临床课的学习兴趣较大,因此,在理论授课中加入临床病例为引导,使课本上生硬的知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4]。在每次开课前,我们均会召集部分学生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安排以及现行教学法的意见及建议,并根据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当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例介绍给学生时,他们往往会提出许许多多为什么[4]。
2.2 进行临床病例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而不主动思考的现象,在每次课前,我们均会将课堂中会引入的典型病例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学生,课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到图书馆及网络上查阅文献、专著和教材,并强调以小组讨论为单位,分工协作,查到的文献信息资料共享,互相交流,寻找解决问题方案[3]。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课堂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分析病例,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及时纠正、补充和总结。以此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将临床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另外,我们编印了许多临床小问题发给学生,如“短肠综合征患者该如何给予营养治疗?”、“克罗恩病患者,能量及蛋白质给予量该如何计算?”供学生分析思索,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巩固了所学的内科学/营养学临床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从书本里、讨论中寻找内心疑问的答案。
3以病例为引导教学法的缺点
3.1 两极分化
在讨论中,积极参与的可能仅仅为个别优秀学生,小组其他成员则坐享其成,学习小组总体水平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3.2 知识要点把握差
虽然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可能使一些同学脱离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只注意到一些难点,而忽视了学习的重点,导致本末倒置[5]。
3.3 教师经验不足
以病例为引导教学法无现成教材,若教师没有足够经验,没有较高的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容易形成懒惰心理[5],将问题丢给学生后,在病例讨论任由学生讨论,而没有及时纠正和补充,最终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4解决办法
4.1 积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小组长不固定,每节课选出不同的小组长,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担任小组长的机会。
4.2 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具体,并能对专业术语适当备注,避免学生在课前查阅文献、专著时浪费过多时间在现阶段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甚至知难而退,忽视真正该掌握的重点。
4.3 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除了课本知识,还应该深入临床,收集临床上典型病例资料,引导学生在病例讨论中抓住主线[5]。
参考文献:
[1] 李斌. 以病例为引导的内科教学方法探讨. 中国误诊学杂志[J]. 2006,6(11):2227-8.
[2] 王晶桐.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7-71.
[3] 孙玫.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 文理导航,2017,2:258.
[4] 陈士岭,邢福祺. 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1998,16:115-116.
[5] 范亚平,吴琼. 内科学运用以病例为引导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74-75.
① 作者简介: 刘红(1989-),女,汉族,山西人,主治医师,硕士;
② * 通讯作者:刘敏(1974-),女,汉族,湖南人,副主任医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