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张庆 齐蕊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重庆 (404100)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诊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0例,依据止血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缝合,实验组采取双极电凝止血,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以及术前术后E2、LH、FSH水平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个月对照组E2、LH、FSH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实验组术后5个月E2、LH、FSH水平有改变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取双极电凝止血效果明显,但会影响卵巢激素水平,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激素水平;影响
当前,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下,腹腔镜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中在术中需要给予止血,传统模式下的缝合止血对卵巢的影响不大,电凝技术因运用到众多的电器械,往往会对女性卵巢造成影响[1]。为进一步分析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激素水平的影响,本次研究选择40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加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份—2020年11月份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剔除术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影像学与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符合手术指征,并签署知情书。按照手术止血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0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0.1±1.7)岁;实验组患者20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1.3±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可以对比分析(P>0.05)。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经临床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并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后不需进行激素治疗。患者术前卵巢激素分泌正常,且1年内无任何激素使用史,无其它内分泌疾病,病例资料齐全[2]。
1.2.2 排除标准
曾做过子宫或卵巢手术,经病理证实为肿瘤,一年内有激素治疗史,肝肾功能不全者,传染性疾病患者[3]。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麻,将其气腹压设定为11-14mmHg,利用电钩将患者卵巢皮质打开,实施钝性分离,其中在剥除过程中需保证卵巢囊皮的完整,如果患者囊皮过大,则选择无卵巢组织部分剪除,并在剥离卵巢囊肿之后给予止血。对照采取镜下缝合,利用2-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促使卵巢外观逐渐成型;实验组则采取双极电凝止血,功率定在35—55W,止血时间设定在3—5s,对于残余的卵巢不加以缝合。两组患者在术后5个月后进行采血送检。
1.4评判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E2、LH、FSH水平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如果P<0.05说明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根据不同的止血方式,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png)
3、讨论
作为女性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卵巢囊肿严重威胁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在临床中不论采取哪一种手术方式,均会对患者的卵巢造成影响,其中主要是开腹与腹腔镜手术为主[4]。在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下,腹腔镜技术有所提高,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凭借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被应用到卵巢囊肿剔除术之中。不可否认的是卵巢囊肿剔除术也会对患者的卵巢组织产生破坏,会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并发症,此外,卵巢功能早衰是最为明显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终身生活产生了影响。
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下,人们纷纷将问题的根本聚集在卵巢囊肿剔除术是否会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术后的创面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有无影响,且根据研究表明,在行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主要采取的止血方式包括两种,分别是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于腹腔镜下采取双极电凝,起到止血的作用,探其原理,是单级电凝的高频电流通过小面积的电极接触人体组织形成电凝,将电流扩散,在止血的同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5]。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虽然双极电凝的安全性比较高,但是如果多次使用,那么同样会对卵巢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卵巢供血不充分,容易引发早衰。对于传统的缝合止血而言对卵巢结构所产生的损伤比较少,但是缝合难度比较大,需要固定卵巢,然后兜底卵巢,做好缝合,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
在本次研究中,术前患者的卵巢激素无差异,但是经过不同的止血方法,差异明显。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在术后5个月后E2、LH、FSH水平对比差异并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5个月LH、FSH水平发生变化, E2较术前减少,LH、FSH术前增加,术前术后对比存在差异P<0.05。由此可以了解到,实验组的止血效率要比对照组强,但是对患者的卵巢会有所影响,对此需要针对性的依据患者的病情加以止血。
总而言之,在实施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需要尽可能的保护卵巢功能,减少各类损伤,传统的缝合止血方法虽然对患者卵巢伤害小,但是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过大,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秀,刘海元,史宏晖,樊庆泊,于昕. 妇科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9(06):375-377.
[2]王丹莹,刘海元,史宏晖,樊庆泊,孙大为. 不同腹壁通道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应用[J]. 生殖医学杂志,2017,26(07):689-693.
[3]罗红艳,洪美铖,凌华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4):309-311.
[4]孟麟,王丽英,石彩萍.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效果比较[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1):188-190.
[5]朱容,龙燕,董述全. 单孔与传统多孔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09):1193-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