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白增辉 裴少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中西药对胃溃疡的治疗各有其方法。中医的治疗理念是调整体内气血运行以达阴阳平衡[1],针对不同证型,给予相应方药,可有效治疗脾胃失调。西医根据胃溃疡的不同病因也会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西医主要使用的药物类型有:抗酸药、保护胃黏膜药和抗菌药。单独采用西药治疗,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且人体会对药物逐渐产生耐受性。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开始逐渐探索中西药的结合治疗,发挥中西药结合的优势。
关键词:胃溃疡;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
胃溃疡是胃粘膜遭到破坏,在表面形成的溃疡,并逐步向周围扩大。有研究分析显示,吸烟、酗酒、好食辛辣、暴饮暴食等是诱发该病的高危因素。胃溃疡较轻者,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胃部不适。重者胃部可发生剧烈疼痛,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幽门梗阻、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2]。
一、西医发病机制: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或胃粘膜的防御机制被损坏,导致胃酸直接腐蚀胃粘膜,形成溃疡。胃溃疡的病因有很多,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临床上诱发胃溃疡的两大主要因素。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HP感染是胃溃疡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因。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不仅会对胃粘膜造成损害,还会刺激胃酸的分泌,使胃粘膜损害更大化,加重胃溃疡的发展。
(二)药物作用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对胃粘膜造成破坏,是除HP感染外的另一重要致病因素。除此之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氯吡格雷、化疗药物等的服用均有可能会诱发胃溃疡。
(三)遗传易感性
有调查研究发现,部分胃溃疡患者的家族中也有人群患该病,不能排除该病的遗传易感性。
(四)胃排空障碍
十二指肠-胃反流或胃排空延迟,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久,不断地刺激胃壁,分泌大量促胃液素,损害胃粘膜。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没有“胃溃疡”一说,但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转归,可将其归纳于中医的“痞满、胃脘痛”等范畴[3]。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是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作息无常所致,情志失调、素体亏虚也会对脾胃产生一定损伤。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主要是胃失和降、气机不畅、不通则痛。
三、西药治疗
(一)抗酸药
临床使用的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药物,刺激性不强,可与胃酸中和,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腐蚀,能缓解疼痛,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临床常用药物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等。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1.H2受体阻断药
H2受体阻断药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可抑制胃酸分泌,安全性高。常用药物为替丁类药物。
2.质子泵抑制药
质子泵抑制药是抑酸药中使用最广泛的,效果明显。常用药物为拉唑类药物。
3.M1受体阻断药
主要药物为哌仑西平。因作用效果较弱,现已少用。
4.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主要药物为丙谷胺,常联合使用。
(三)胃粘膜保护药
胃粘膜保护药在增强胃粘膜保护机制的同时,削弱胃酸对其的侵蚀作用。常用药物有:米索前列醇、硫糖铝等。
(四)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临床上主要有抗溃疡病药和抗菌药。前者主要有含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后者主要有甲硝唑、四环素等。经临床验证,两类药物单独使用,效果均不明显,2-3种抗菌药联合质子泵抑制药或含铋制剂组成三联或四联疗法,疗效显著。
四、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此病治疗的关键为疏肝理气、止痛健脾[4]。具体还需根据疾病病因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来辨证论治,如瘀血停胃证,可选用失笑散合丹参饮。
选方后还需适当加减药物,以适应个人体质及身体的其他不适。
五、中西药结合治疗
西药治疗多采用的是联合疗法,见效快。但长期服用,患者身体会逐渐产生耐药性,且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很多。中药虽见效慢,但中药能从根本上加强胃粘膜的保护机制。中西药合用,相得益彰,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胃溃疡的复发率[5],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特长,祛邪扶正,将不良反应减到最小[6]。以下为几种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的中西药结合疗法:
(一)呋喃唑酮、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胃复春片合用
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是抗菌药,与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合用,为临床常用的联合疗法。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使HP逐渐产生耐药性,而胃复春片中的人参大补元气,增强体质,可降低患者HP的阳性率,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经临床数据验证,此三联疗法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胃溃疡的根除率、总有效率,降低其复发率。
(二)雷尼替丁、硫糖铝与健脾行气汤合用
雷尼替丁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硫糖铝可加强对溃疡面的保护,健脾行气汤有健脾行气、抑酸止血、加快溃疡面愈合的功效[7]。健脾行气汤中的海螵蛸抑酸止血,可减少胃酸分泌;半夏、白术等健脾行气,调理脾胃;制没药能生肌;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经临床调查发现,雷尼替丁、硫糖铝与行气健脾汤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8]。
(三)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柴胡理气汤合用
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为抗菌药。柴胡理气汤可抑制溃疡面向周围扩展,方中黄连、蒲公英与龙胆草等有清热燥湿的作用, 能改善胃部血液循环。四者联合使用,有和胃止痛、保护胃黏膜的功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9]。
(四)奥美拉唑与一贯煎合用
奥美拉唑与一贯煎合用,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胃阴不足证。一贯煎中含有生地、沙参、枸杞子、炙甘草等,滋阴药物较多,有益胃养阴,和中止痛的效果。与奥美拉唑联用,临床疗效更显著[10]。
(五)雷贝拉唑配合香砂六君子汤
雷贝拉唑作用效果强,作用时间久。香砂六君子汤中的黄芪、白及均有生肌的作用,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加强病灶的修复。整个方子君臣相辅,可调理脾胃,理气生肌,对胃溃疡的治疗疗效显著。雷贝拉唑与香砂六君子汤配合使用,不仅可缩短病程,而且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11]。
六、结语
中西药对胃溃疡的治疗各有方法。西药治疗,溃疡面愈合快,但也容易复发,安全性不高。中药治愈率不及西药,但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脾胃和整个机体的调理。中西药并用, 经大量临床数据验证,对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有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云鲲.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34):136.
[2]雷连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1):40.
[3]韩宇, 李鲜.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4 (6) :150-152
[4]瞿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8):102+104.
[5]赵化云.中西药合用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07):900-901.
[6]范红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05):735-737.
[7]宋春堂.中西医联合治疗胃溃疡的安全性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9):152-153.
[8]江秀敏.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2):199-201.
[9]徐常宝.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预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03+105.
[10]何光学.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肝胃阴虚型58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6):28-29.
[11]董鹤岩.香砂六君子汤配合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51-52.
一作简介:王越 (1999.01),女,汉族,江苏宿迁。本科,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中西药治疗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