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姣
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对其血压水平控制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各有30例的常规组与强化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强化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强化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p<0.05),强化组较优(96.67%),与常规组(7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强化护理;高血压;血压控制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近几年高血压的发病几率逐渐提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人们的健康生活。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1],但是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所以应该在患者治疗期间,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依从性,以便提升治疗的效果。本文以分组的方式,分析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2020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平分成常规组与强化组。
常规组:本组30例中有女性患者13名,男性患者17名,最小年龄者34岁,最大年龄者76岁,平均年龄为(60.44±3.21)岁。
强化组:本组30例中有女性患者14名,男性患者16名,最小年龄者35岁,最大年龄者77岁,平均年龄为(60.65±3.11)岁。
以上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密切生命体征监测等。
强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1)待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定期一周一次的电话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遵医行为动态,并给予患者合适的引导以及鼓励[2],强化健康教育(2)出院后的1-2月叮嘱患者来院复查,实施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执行效果,对于执行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强化的指导和帮助,随时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执行情况[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以及收缩压。
生活质量评分:采取SF-36量表进行评估,包括心理、生理、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评估分值共计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进行统计,问卷分值100分,分值由高至低分别通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进行表述。
2结果
2.1 血压水平
如下表一所示,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强化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还会诱发较多的并发症,危害性较强,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所以患者需要严格执行医嘱,提升遵医行为,以便保证治疗的效果[4]。由于经过目前上的多种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院内的遵医行为良好,院外遵医行为不高,影响预后,所以提升高血压患者院外遵医行为是首要任务。本文的强化护理是以提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为干预目标,从多方面来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性,并且以随时叮嘱、监督的方式提升患者的遵义行为,促进病情的改善[5]。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喜妙, 张雪芳, 张静英,等. 心理护理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9):132-133.
[2]陈歌. 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621(33):88-89.
[3]占美荣, 郑蔚. 强化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 22(24):96-101.
[4]孔令赟. 高血压患者中应用饮食营养护理的效果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7):197.
[5]冯琛. 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 2019, 6(020):99.